GameFi 這個詞由 Game 和 Finance 結合而成,最常用來描述 Play-to-Earn(P2E,邊玩邊賺)鏈上遊戲模式。簡單來說,就是玩家在遊戲中挑戰、養成角色、完成任務,即可獲得具備現實價值的加密貨幣與 NFT。這雖然像是將遊戲變成「工作」的概念,但 GameFi 真正受到市場關注的原因,遠不僅於此。
傳統遊戲的消費模式一向是單向的,玩家儲值、耗費數百小時、升級角色或購買外觀,這些價值全被鎖定在遊戲公司資料庫中,一旦遊戲停運,玩家投入的金錢與時間也全部失去。
GameFi 就是要挑戰這種單向價值鏈。在區塊鏈世界裡,遊戲角色、裝備、外觀、土地、道具等,都能鑄造成 NFT;遊戲內獲得的代幣也能提領到交易所自由兌換。玩家在遊戲中投入的每一個小時,都能主動獲得擁有權或實際收益。
要理解 GameFi,必須先掌握其背後經濟模型。多數鏈上遊戲通常採雙代幣架構,分為遊戲代幣與治理型代幣;遊戲資產則以 NFT 呈現。玩家透過遊戲行為獲得收益,進而將這些收益用於升級裝備、強化角色、參加活動,打造完整的循環結構。
與傳統遊戲最大不同在於:這整個循環是公開、透明且可交易的,玩家取得的資產不再受限於伺服器或遊戲公司規則,而是透過區塊鏈保障其擁有權。玩家可自由出售道具,也能將角色出租給其他玩家賺取佣金,甚至能跨平台使用,真正實現跨遊戲經濟。
這種開放的資產流通模式,是 GameFi 能長期吸引玩家的核心之一,讓玩家不再受限於制度,而能直接參與市場。
近兩年,GameFi 的敘述明顯進化,市場不再只重視賺錢速度,反而開始追求可持續的遊戲體驗。許多新世代鏈遊開始捨棄高額獎勵,改以 Play-to-Own(P2O,邊玩邊擁有)或 Play-and-Earn(P&E,遊玩並獲利)為核心,玩家獲得的重點是資產所有權,而非僅止於代幣收益。
角色與道具的價值,來自玩家社群與遊戲本身的完整性,而非代幣價格。這樣的趨勢讓 GameFi 的期待回歸遊戲體驗本身,也讓鏈上遊戲有機會與第二代網路(Web2)高品質遊戲競爭。真正領先的項目,例如 Illuvium、Big Time、Pixels、Parallel,早已不再靠每日賺取代幣吸引玩家,而是透過內容、世界觀與遊戲深度創造玩家黏著度。
目前的 GameFi 仍處於初步階段。未來 GameFi 的潛力,不僅止於讓玩家邊玩邊賺,更有望成為第三代網路(Web3)數位經濟的重要入口。未來 GameFi 可能發展出:
當發展到這個階段,GameFi 不再只是鏈上遊戲,而會進一步成為元宇宙級的經濟系統。玩家在虛擬世界的付出會累積成可交易資產。創作者可以販售地圖、外觀、劇本。甚至可能出現鏈上職業玩家。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 Web3 內容,立即註冊:https://www.gate.com/
GameFi 絕不只限於 P2E,它正在重新定義玩家的擁有權。當遊戲不再是封閉系統,而轉變為開放的經濟世界,玩家、創作者與開發者間的關係也將徹底改寫。即便 GameFi 的成長歷程充滿波動,但其理念變革已勢不可擋。在未來 Web3 世界裡,遊戲不僅僅是娛樂,更是數位生活、財產所有權與虛擬身份的關鍵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