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的波動性已經降至歷史新低,讓它在機構投資者眼中比黃金更具吸引力。」摩根大通於最新研究報告中直截了當指出,這家華爾街巨頭明確強調,比特幣相較於黃金出現了顯著低估。
摩根大通分析發現,比特幣六個月滾動波動率已從年初將近60%驟降至約30%,來到歷史新低。與此同時,比特幣與黃金的波動率比值也降至新低,目前比特幣僅為黃金波動率的兩倍。
波動性一直是阻礙傳統機構投資者全面接受比特幣的關鍵障礙。如今該障礙正迅速消失。摩根大通分析師團隊在最新報告中完整闡明了這項轉變。
比特幣波動性大幅減少不僅僅是技術指標的轉變,更象徵市場成熟度顯著提升。報告指出,波動性的下降直接反映出比特幣投資者結構的變動——由散戶主導轉向機構投資者占主流。
這種變化類似央行透過量化寬鬆穩定債券市場波動性的效果。企業財務部門正扮演「比特幣央行」角色,持續買入並長期持有,減少市場流通量,有效降低價格波動。
摩根大通應用波動性調整模型,對比特幣和黃金做出詳細比較。分析顯示,比特幣市值必須上漲13%,才能與私人投資領域5兆美元的黃金價值相當,據此計算比特幣合理價值約為12.6萬美元,相比目前價格仍具可觀上漲空間。
如果說波動性下降是比特幣成熟的內部展現,那麼現貨比特幣ETF的核准和發行,則成為推動機構採用的外部催化劑。這項重要里程碑為一般投資者和機構打開前所未有的投資管道,也直接催生比特幣與黃金之間「資產管理規模(Assets Under Management, AUM)」的競爭。
Bespoke Investment Group最新數據顯示,比特幣基金AUM已達約1,500億美元,而黃金基金AUM約為1,800億美元。雙方差距已縮小至300億美元,以驚人速度追趕中。
具體基金層面來看,全球最大黃金ETF SPDR Gold Shares(GLD)持有資產約1,041.6億美元,第一梯隊的比特幣ETF(如BlackRock的IBIT)在一年內已累積約826.8億美元。這不僅展現投資偏好的轉移,也進一步證明比特幣在全球資產配置中的重要性正迅速提升。
比特幣的吸引力持續攀升,尤其是在波動性下降及監管環境愈加明確的情況下,為機構投資組合營造出絕佳採用條件。
摩根大通報告發布後,比特幣價格先小幅反彈,隨後回落。依據TradingView數據,截至本文發稿時,比特幣當日最高上漲2.3%,達至約113,479美元,隨後回跌約1%,落在112,272美元附近。
資深交易員Peter Brandt認為,儘管比特幣短線反彈,但要真正擺脫中期看空氛圍,必須突破117,570美元這個重要阻力。
然而,多項技術指標仍看好比特幣持續上升。只要比特幣穩守11萬美元以上,就顯示機構投資者正積極把握回調機會穩健布局,為未來幾個月的盤整後上攻蓄積動能。
摩根大通提出的12.6萬美元目標,可能只是新起點。若比特幣持續吸納機構資金,「數位黃金」超越傳統黃金的故事,將從理論逐步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