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領域總是會伴隨着一些比較有趣的現象,比如牛市期間,市場的主要波動往往會伴隨着一些對應的消息而產生,但如果你天天都在關注市場的各種消息,那麼就難免會被一些錯誤的消息(或謠言)所誤導,而如果什麼消息都不看,則又害怕自己會錯過一些事情。在各種信息泛濫的情況下,看多看少看什麼似乎也成了一種問題。
那如何去看待這件事情呢?
我認爲最重要的問題不是所面對信息本身的多與少或真與假,而是需要建立起自己的一些方法論和基本判斷標準,這樣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各種消息對自己產生的誤導。
比如這兩天有消息稱美國那邊似乎又在討論關於《穩定幣法案》的事情,而這個法案一旦通過,那麼 USDT 肯定會置於不利地位,而如果 Tether(USDT 的發行機構、該機構隸屬於香港iFinex公司)希望獲得美國當局的批準,那麼它將需要改變其離岸機構,才能符合美國的監管,這樣一些交易所也才會繼續支持 USDT(當然,如果是那些不在乎美國臉色的交易所,完全可以忽略這個事情)。
但也正如我們前幾天(5月4日)關於穩定幣話題的文章裏面提到的:至少在我們看來,未來的 3-5 年內這個領域依然還是會以 USDT 的交易爲主。而這個過程中,USDC 可能會慢慢取代 USDT 的位置,屆時,加密領域中的大部分交易對(包括交易所)肯定也會從 USDT 逐漸遷移到符合美國監管的穩定幣上,這是大勢所趨。
但我看到已經有些小夥伴聽風就是雨,這兩天開始着急把手裏的 USDT 兌換成 USDC,我覺得目前這個階段其實也沒這個倒騰的必要。反正在我看來,目前 USDT 直接崩盤的概率很低。
再比如關於以太坊 ETF(美國)的消息,不少夥伴昨天(5月7日)應該也已經看到了,SEC 對 Invesco Galaxy 以太坊現貨 ETF 的決定推遲到了 7 月份。然後該消息不久後,灰度也提交文件撤回了其以太坊期貨 ETF 的 19b-4 申請,至於灰度爲什麼策劃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猜測,可能的原因也許是灰度也知道本月通過無望吧,而直接申請測回操作,對於 SEC 來說工作量較少(有點類似這次我主動測回,不想給您添麻煩的感覺)。
其實這個也是符合預期的,以太坊 ETF 不可能這麼快就通過,不過我們認爲今年年底之前通過還是比較有可能的。
但我也發現部分夥伴的思路是,他們都在等,希望等到以太坊 ETF 通過後再入場。而我的建議則是,你應該反向去思考,也就是說如果你真的看好以太坊的發展,那麼根本不用等,你只要現在直接買入以太坊,並拿到 ETF 正式通過的消息確認後賣掉,這個過程賺到錢的概率也許會更大一些。
比如上個月的時候 Uniswap 收到了 SEC 的威爾斯通知(Wells Notice),可能將面對來自 SEC 的訴訟,甚至有些媒體/自媒體爲了博取流量,還在標題中使用了諸如“重磅消息”這樣的文字來吸引眼球。然後,部分持有 UNI 的小夥伴看到該消息就被嚇到,然後直接扔掉了自己手裏的籌碼,有的甚至還是割肉扔掉。
對於這樣的操作,我認爲可能表現的也多少有些着急了。
首先你至少需要去了解一下什麼是 Wells Notice 吧,其次你也應該去了解下 Uniswap 官方的態度和應對措施吧,然後呢,你甚至還可以再去了解一下 SEC 類似的行爲之前出現過幾次等等。
總之就是,在看到一條負面信息後,除了要確認消息的來源及真假外,還應該再綜合去了解和思考一下,如果只是因爲某某媒體或者自媒體的一篇消息或文章,就隨便扔掉了自己積累的籌碼,多多少少有點草率了。再說,你不覺得當自己看到這樣的消息(N手以後的消息)後才扔掉自己的籌碼其實已經算晚了嗎。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其實 SEC 早在幾年前就針對過 UNI,當時 SEC 對 UNI 的指責主要是認爲 UNI 縱容一些代幣在其平台上發行,而最終的結果應該是 SEC 敗訴了,法官直接宣布 SEC 的起訴罪名不成立。
而就項目本身而言,UNI 作爲 DEX 領域的絕對領頭羊,不僅具有創新的象徵,而且某種角度甚至也代表了 DeFi,舊的法律和新的創新之間有時候確實需要進行一些互相“磨合”,這也是一種發展的規律,所以,如果你始終看好加密(DeFi)這個新興領域,那麼就應該堅定自己的這種看好。
再舉個最直觀的例子,比特幣從誕生到現在,已經被媒體宣布了 477 次“死亡”,假如你每次看到這樣的負面消息就選擇扔掉自己手裏的大餅,那麼就相當於你錯失了 477 次最好的機會。如下圖所示。
總之,如果你看到利好的消息就去買入,看到負面的消息就去賣出,那麼你最後大概率是賺不到錢的。
當然,具體消息也得基於具體情況去考慮,比如像貝萊德、灰度這樣的機構帶來的利好消息有時確實可以直接帶動相應板塊的漲,帶來的負面消息也可以直接帶動市場的下跌。而像聯準會這種發出的相關消息或採取的行動,則更是直接影響着市場的走向。因爲市場的本質是錢,錢的動向肯定會直接決定着市場的動向。
所以,我們就可以舉一反三地進行思考了,既然投資需要進行倉位管理,那麼你在面對各種消息的時候,也建議做個基於自己角度的歸類,比如,與錢(產生市場流動性的根源)相關的消息可以重點去關注和推演,與事件相關的消息(比如某某又被黑客攻擊了、亞洲某大國 3 個月內要開放比特幣了等等)則需要綜合去了解和思考,而至於來自各種自媒體的雜七雜八的個人觀點和八卦,則可以選擇性地去看待並增加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既然不少人是利用消息面來指導自己的買賣行爲,那麼接下來,我們繼續展開來談談這個買和賣的問題。
這可能也是大部分人的問題,但其實話李話外過去兩年多發表過的 400 多篇文章裏面,我們也幾乎都在“回答”這種問題。而且,也正如話李話外之前文章裏面提到的,這個問題也需要分場景來回答,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場景下,答案可能是不一樣的。
而如果你關注話李話外比較久,也幾乎看了話李話外之前發的所有文章,但到目前爲止依然還沒有形成自己的一些方法論,那麼我的建議是,你現在需要的可能不是去考慮“買”的這種問題,而是應該先靜下來心來,重新思考和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並給自己定一個完整的投資計劃。
而如果你是今天才進入這個領域,那麼:
首先,我還是建議你更多的時間先用來了解這個領域,至少是針對你最感興趣的點去做一些了解,比如你對空投感興趣,那麼就多去搜索空投相關的資料或教程,先去參與一些基礎的交互體驗。如果你對理財/質押感興趣,那麼就去一些頭部的CEX和DEX裏面去了解裏面的理財產品及規則。等等。
其次,才是在一邊學習的基礎上,一邊開始合理規劃好自己的倉位並嘗試小額進行現貨的投資(不建議玩合約)。或者你不想太費腦筋的話,也可以直接去投資 BTC/ETH 就好了,這兩也是你最不容易出錯的一種投資組合路徑。
又或者,你自己比較有時間和精力,那麼依然建議你基於兩個方面的維度去考慮買入,第一個維度是利用一些數據指標(K線指標、鏈上指標),第二個維度是基於項目研究(調研結果)。項目的調研的話大家直接下載話李話外之前梳理的那個《項目調研模版表》即可,其中大致需要你了解的方面包括:
該項目的上升潛力情況(與該行業的競爭對手相比)
該項目的路線圖、代幣經濟學、合作夥伴關係、團隊等
該項目的持有人情況(包括VC、頂級持有錢包地址)
該項目代幣是否有在大 CEX 上市的機會
等等……
當然,有些人也比較喜歡找什麼師傅或者老師帶自己進行“買”的操作,這個我就不好說什麼了,該說話李話外之前的文章裏面也說了很多,似乎因此也得罪了一些老師。大家都是成年人,自己決定即可,我想說的還是那句老話:你只要記住投資最重要的兩條紀律就好了,一是保住本金,二是不懂勿碰。
不少人都說,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才是師傅。某種角度來講,賣確實比買更難一些。那除了上文提到的有些人會基於消息面賣出外,還有哪些比較常見的賣出參考呢?
我們還是以大餅爲例。話李話外前幾天(5月2日)關於比特幣話題的文章中,我們分享過一張表格圖,通過對比歷史的走勢能夠發現:
如果我們從更廣的時間來看,加密市場不僅具有周期性,而且每輪週期都會出現一些類似的結構。比如,在 2018 年和 2022 年的歷史最低點與 2020 年和 2024 年的減半之間,都相隔了 511 天。而 2018 年和 2022 年的熊市都持續了 371 天。且前兩次的減半後,也都會伴隨着一輪的回調。如下圖所示。
而如果歷史能夠重演的話,假設結構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那麼本輪牛市理論上將會在 2025 年達到頂峯。
當然,歷史經驗也只是一種參考維度,因爲不同的週期總會出現一些不同的情況,但就目前的整體市場來看,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未來的 1 年內大餅大概率會繼續突破 ATH(歷史最高價)。
不同的人對基於經驗的目標預期設定可能會有不同,而且預期設定也需要結合自己的成本情況去考慮。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張三買入大餅的平均成本是 2 萬,他給自己設定的預期目標是 5 倍,那麼本輪大概率是可以實現的。但如果李四買入大餅的平均成本是 5 萬,也給自己設定的預期目標是 5 倍,這個可能就不那麼容易實現了(至少在本輪牛市內)。
目前鏈上的數據指標相對還是比較多的,比如話李話外之前的文章我們也給大家整理過比特幣的 10 大指標,如下圖所示。
而除了比特幣的各種指標外,話李話外歷史的文章中其實也給大家梳理過不少的常用指標,比如各種 K 線指標(EMA、VP、Fibonacci等)、Fear & Greed Index(恐懼和貪婪指數)、BTC Dominance (BTC.D)、USDT.D、ETH/BTC 比率、Altseason 指標,ETF資金流入流出、等等。不同的指標都會有不同的針對性和用途,通過結合鏈上的指標來進行賣出也是一個不錯的思路。
當然,這裏還需要提醒的一點是,任何的指標也都是基於歷史數據的表現和推演,不太建議僅完全依賴單一的指標去指導自己的一切交易行爲。
無論是買、還是賣,無論是基於消息面也好、經驗指標也罷,都需要借助一些鏈上工具來實現這一切。所以文章的最後,我們把話李話外之前整理的《鏈上工具箱》裏面的部分工具再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羅列:
錢包類工具:
Debank:目前最好用的 EVM 錢包地址資產查詢工具之一,可以查詢任意地址的代幣持有情況、資產情況等。
Arkham:我認爲是目前最先進的鏈上錢包地址數據分析工具之一,能夠允許你在跟蹤其他地址及其交互的同時檢查餘額和錢包 PnL 等。
Token Unlocks:可以查詢代幣的解鎖數據情況。
Alphatrace:話李話外前些天的文章中我們已經介紹過,是一個比較好用的錢包追蹤工具,可以查看錢包歷史交易的勝率、已實現利潤、未實現利潤等。
apelike:添加指定的錢包地址(比如鯨魚錢包、聰明的錢等),當對應錢包購買/出售 NFT 時你會立即收到通知。
安全類工具:
Revoke Cash:一個錢包地址檢查工具,可以撤銷已籤署的授權,幫助你排除潛在的授權風險。
Scamsiffer:比較方便的瀏覽器安全插件,訪問一些特殊頁面或者進行錢包授權的時候,能夠提示你可能存在的風險。
solsniffer:一款針對 Solana 鏈的工具,可以檢查任意 Solana 鏈上面代幣的風險,另外還提供了評分、只有人分析等功能。
推特類工具:
Vestlab:不僅可以查詢各種項目詳細的代幣經濟學、解鎖情況,而且還可以查詢項目的推特真實活躍情況。
Tweetscout:比較好用的監控項目推特數據工具,裏面還有一個評分模塊、超過200分是個不錯的指標。
Alphascan:裏面不僅列出了很多的加密領域KOL,而且還匯總了他們近期提及或討論的項目及代幣,是一個了解 KOL 關注風向標的實用工具。
融資類工具:
crunchbase:項目融資情況查詢、展示了所有 tradfi 和 crypto 籌款回合的總額以及投資者,可以跟蹤 VC 的最新投資和市場趨勢。
Crypto Fundraising:界面設計比較簡潔好用,可以發現具體項目每一輪融資的細節、相關新聞等信息。
Cypher Hunter:可以用來查找那些較小項目的小額融資信息。
空投類工具:
Airdrops:裏面幾乎列出了目前所有可能會有空投的項目,以及對應的空投交互教程。
earndrop:可以通過郵箱實時收到自己錢包參與項目的空投信息並檢查無人認領的空投、同時還提供了各種橋列表、幾乎所有測試網的faucets(水龍頭)列表。
聚合器工具:
Dex Screener:跟蹤和分析來自多個去中心化交易所和鏈的實時數據。
DEXTools:可以用來了解實時的價格、價格警報、鯨魚動向,而且裏面有個評分的模塊也比較直觀。如果你是新人,那麼最簡單的參考是,低於80 分的土狗一般不建議參與。
AVE:裏面還有個新的 avescript 網站,也可以用來檢查合約的風險。
Birdeye:查看各鏈實時 K 線、代幣持有信息,監測新上市幣種,監測價格波動的TOP 幣種等。
gmgn:最大的特色是可以用來跟蹤聰明的錢包交易。
綜合類工具:
Coinglass:裏面有很多常用的指標數據,包括資金費率、多空持倉及爆倉統計、比特幣ETF、交易所資金流入流出、漲跌榜、熱力圖、比特幣投資回報率、K線等等。
CoinMarketCap:最常用的項目數據查詢工具之一,可以查詢項目的價格、市值、已上架交易所等等。
這個領域總是會伴隨着一些比較有趣的現象,比如牛市期間,市場的主要波動往往會伴隨着一些對應的消息而產生,但如果你天天都在關注市場的各種消息,那麼就難免會被一些錯誤的消息(或謠言)所誤導,而如果什麼消息都不看,則又害怕自己會錯過一些事情。在各種信息泛濫的情況下,看多看少看什麼似乎也成了一種問題。
那如何去看待這件事情呢?
我認爲最重要的問題不是所面對信息本身的多與少或真與假,而是需要建立起自己的一些方法論和基本判斷標準,這樣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各種消息對自己產生的誤導。
比如這兩天有消息稱美國那邊似乎又在討論關於《穩定幣法案》的事情,而這個法案一旦通過,那麼 USDT 肯定會置於不利地位,而如果 Tether(USDT 的發行機構、該機構隸屬於香港iFinex公司)希望獲得美國當局的批準,那麼它將需要改變其離岸機構,才能符合美國的監管,這樣一些交易所也才會繼續支持 USDT(當然,如果是那些不在乎美國臉色的交易所,完全可以忽略這個事情)。
但也正如我們前幾天(5月4日)關於穩定幣話題的文章裏面提到的:至少在我們看來,未來的 3-5 年內這個領域依然還是會以 USDT 的交易爲主。而這個過程中,USDC 可能會慢慢取代 USDT 的位置,屆時,加密領域中的大部分交易對(包括交易所)肯定也會從 USDT 逐漸遷移到符合美國監管的穩定幣上,這是大勢所趨。
但我看到已經有些小夥伴聽風就是雨,這兩天開始着急把手裏的 USDT 兌換成 USDC,我覺得目前這個階段其實也沒這個倒騰的必要。反正在我看來,目前 USDT 直接崩盤的概率很低。
再比如關於以太坊 ETF(美國)的消息,不少夥伴昨天(5月7日)應該也已經看到了,SEC 對 Invesco Galaxy 以太坊現貨 ETF 的決定推遲到了 7 月份。然後該消息不久後,灰度也提交文件撤回了其以太坊期貨 ETF 的 19b-4 申請,至於灰度爲什麼策劃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猜測,可能的原因也許是灰度也知道本月通過無望吧,而直接申請測回操作,對於 SEC 來說工作量較少(有點類似這次我主動測回,不想給您添麻煩的感覺)。
其實這個也是符合預期的,以太坊 ETF 不可能這麼快就通過,不過我們認爲今年年底之前通過還是比較有可能的。
但我也發現部分夥伴的思路是,他們都在等,希望等到以太坊 ETF 通過後再入場。而我的建議則是,你應該反向去思考,也就是說如果你真的看好以太坊的發展,那麼根本不用等,你只要現在直接買入以太坊,並拿到 ETF 正式通過的消息確認後賣掉,這個過程賺到錢的概率也許會更大一些。
比如上個月的時候 Uniswap 收到了 SEC 的威爾斯通知(Wells Notice),可能將面對來自 SEC 的訴訟,甚至有些媒體/自媒體爲了博取流量,還在標題中使用了諸如“重磅消息”這樣的文字來吸引眼球。然後,部分持有 UNI 的小夥伴看到該消息就被嚇到,然後直接扔掉了自己手裏的籌碼,有的甚至還是割肉扔掉。
對於這樣的操作,我認爲可能表現的也多少有些着急了。
首先你至少需要去了解一下什麼是 Wells Notice 吧,其次你也應該去了解下 Uniswap 官方的態度和應對措施吧,然後呢,你甚至還可以再去了解一下 SEC 類似的行爲之前出現過幾次等等。
總之就是,在看到一條負面信息後,除了要確認消息的來源及真假外,還應該再綜合去了解和思考一下,如果只是因爲某某媒體或者自媒體的一篇消息或文章,就隨便扔掉了自己積累的籌碼,多多少少有點草率了。再說,你不覺得當自己看到這樣的消息(N手以後的消息)後才扔掉自己的籌碼其實已經算晚了嗎。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其實 SEC 早在幾年前就針對過 UNI,當時 SEC 對 UNI 的指責主要是認爲 UNI 縱容一些代幣在其平台上發行,而最終的結果應該是 SEC 敗訴了,法官直接宣布 SEC 的起訴罪名不成立。
而就項目本身而言,UNI 作爲 DEX 領域的絕對領頭羊,不僅具有創新的象徵,而且某種角度甚至也代表了 DeFi,舊的法律和新的創新之間有時候確實需要進行一些互相“磨合”,這也是一種發展的規律,所以,如果你始終看好加密(DeFi)這個新興領域,那麼就應該堅定自己的這種看好。
再舉個最直觀的例子,比特幣從誕生到現在,已經被媒體宣布了 477 次“死亡”,假如你每次看到這樣的負面消息就選擇扔掉自己手裏的大餅,那麼就相當於你錯失了 477 次最好的機會。如下圖所示。
總之,如果你看到利好的消息就去買入,看到負面的消息就去賣出,那麼你最後大概率是賺不到錢的。
當然,具體消息也得基於具體情況去考慮,比如像貝萊德、灰度這樣的機構帶來的利好消息有時確實可以直接帶動相應板塊的漲,帶來的負面消息也可以直接帶動市場的下跌。而像聯準會這種發出的相關消息或採取的行動,則更是直接影響着市場的走向。因爲市場的本質是錢,錢的動向肯定會直接決定着市場的動向。
所以,我們就可以舉一反三地進行思考了,既然投資需要進行倉位管理,那麼你在面對各種消息的時候,也建議做個基於自己角度的歸類,比如,與錢(產生市場流動性的根源)相關的消息可以重點去關注和推演,與事件相關的消息(比如某某又被黑客攻擊了、亞洲某大國 3 個月內要開放比特幣了等等)則需要綜合去了解和思考,而至於來自各種自媒體的雜七雜八的個人觀點和八卦,則可以選擇性地去看待並增加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既然不少人是利用消息面來指導自己的買賣行爲,那麼接下來,我們繼續展開來談談這個買和賣的問題。
這可能也是大部分人的問題,但其實話李話外過去兩年多發表過的 400 多篇文章裏面,我們也幾乎都在“回答”這種問題。而且,也正如話李話外之前文章裏面提到的,這個問題也需要分場景來回答,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場景下,答案可能是不一樣的。
而如果你關注話李話外比較久,也幾乎看了話李話外之前發的所有文章,但到目前爲止依然還沒有形成自己的一些方法論,那麼我的建議是,你現在需要的可能不是去考慮“買”的這種問題,而是應該先靜下來心來,重新思考和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並給自己定一個完整的投資計劃。
而如果你是今天才進入這個領域,那麼:
首先,我還是建議你更多的時間先用來了解這個領域,至少是針對你最感興趣的點去做一些了解,比如你對空投感興趣,那麼就多去搜索空投相關的資料或教程,先去參與一些基礎的交互體驗。如果你對理財/質押感興趣,那麼就去一些頭部的CEX和DEX裏面去了解裏面的理財產品及規則。等等。
其次,才是在一邊學習的基礎上,一邊開始合理規劃好自己的倉位並嘗試小額進行現貨的投資(不建議玩合約)。或者你不想太費腦筋的話,也可以直接去投資 BTC/ETH 就好了,這兩也是你最不容易出錯的一種投資組合路徑。
又或者,你自己比較有時間和精力,那麼依然建議你基於兩個方面的維度去考慮買入,第一個維度是利用一些數據指標(K線指標、鏈上指標),第二個維度是基於項目研究(調研結果)。項目的調研的話大家直接下載話李話外之前梳理的那個《項目調研模版表》即可,其中大致需要你了解的方面包括:
該項目的上升潛力情況(與該行業的競爭對手相比)
該項目的路線圖、代幣經濟學、合作夥伴關係、團隊等
該項目的持有人情況(包括VC、頂級持有錢包地址)
該項目代幣是否有在大 CEX 上市的機會
等等……
當然,有些人也比較喜歡找什麼師傅或者老師帶自己進行“買”的操作,這個我就不好說什麼了,該說話李話外之前的文章裏面也說了很多,似乎因此也得罪了一些老師。大家都是成年人,自己決定即可,我想說的還是那句老話:你只要記住投資最重要的兩條紀律就好了,一是保住本金,二是不懂勿碰。
不少人都說,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才是師傅。某種角度來講,賣確實比買更難一些。那除了上文提到的有些人會基於消息面賣出外,還有哪些比較常見的賣出參考呢?
我們還是以大餅爲例。話李話外前幾天(5月2日)關於比特幣話題的文章中,我們分享過一張表格圖,通過對比歷史的走勢能夠發現:
如果我們從更廣的時間來看,加密市場不僅具有周期性,而且每輪週期都會出現一些類似的結構。比如,在 2018 年和 2022 年的歷史最低點與 2020 年和 2024 年的減半之間,都相隔了 511 天。而 2018 年和 2022 年的熊市都持續了 371 天。且前兩次的減半後,也都會伴隨着一輪的回調。如下圖所示。
而如果歷史能夠重演的話,假設結構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那麼本輪牛市理論上將會在 2025 年達到頂峯。
當然,歷史經驗也只是一種參考維度,因爲不同的週期總會出現一些不同的情況,但就目前的整體市場來看,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未來的 1 年內大餅大概率會繼續突破 ATH(歷史最高價)。
不同的人對基於經驗的目標預期設定可能會有不同,而且預期設定也需要結合自己的成本情況去考慮。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張三買入大餅的平均成本是 2 萬,他給自己設定的預期目標是 5 倍,那麼本輪大概率是可以實現的。但如果李四買入大餅的平均成本是 5 萬,也給自己設定的預期目標是 5 倍,這個可能就不那麼容易實現了(至少在本輪牛市內)。
目前鏈上的數據指標相對還是比較多的,比如話李話外之前的文章我們也給大家整理過比特幣的 10 大指標,如下圖所示。
而除了比特幣的各種指標外,話李話外歷史的文章中其實也給大家梳理過不少的常用指標,比如各種 K 線指標(EMA、VP、Fibonacci等)、Fear & Greed Index(恐懼和貪婪指數)、BTC Dominance (BTC.D)、USDT.D、ETH/BTC 比率、Altseason 指標,ETF資金流入流出、等等。不同的指標都會有不同的針對性和用途,通過結合鏈上的指標來進行賣出也是一個不錯的思路。
當然,這裏還需要提醒的一點是,任何的指標也都是基於歷史數據的表現和推演,不太建議僅完全依賴單一的指標去指導自己的一切交易行爲。
無論是買、還是賣,無論是基於消息面也好、經驗指標也罷,都需要借助一些鏈上工具來實現這一切。所以文章的最後,我們把話李話外之前整理的《鏈上工具箱》裏面的部分工具再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羅列:
錢包類工具:
Debank:目前最好用的 EVM 錢包地址資產查詢工具之一,可以查詢任意地址的代幣持有情況、資產情況等。
Arkham:我認爲是目前最先進的鏈上錢包地址數據分析工具之一,能夠允許你在跟蹤其他地址及其交互的同時檢查餘額和錢包 PnL 等。
Token Unlocks:可以查詢代幣的解鎖數據情況。
Alphatrace:話李話外前些天的文章中我們已經介紹過,是一個比較好用的錢包追蹤工具,可以查看錢包歷史交易的勝率、已實現利潤、未實現利潤等。
apelike:添加指定的錢包地址(比如鯨魚錢包、聰明的錢等),當對應錢包購買/出售 NFT 時你會立即收到通知。
安全類工具:
Revoke Cash:一個錢包地址檢查工具,可以撤銷已籤署的授權,幫助你排除潛在的授權風險。
Scamsiffer:比較方便的瀏覽器安全插件,訪問一些特殊頁面或者進行錢包授權的時候,能夠提示你可能存在的風險。
solsniffer:一款針對 Solana 鏈的工具,可以檢查任意 Solana 鏈上面代幣的風險,另外還提供了評分、只有人分析等功能。
推特類工具:
Vestlab:不僅可以查詢各種項目詳細的代幣經濟學、解鎖情況,而且還可以查詢項目的推特真實活躍情況。
Tweetscout:比較好用的監控項目推特數據工具,裏面還有一個評分模塊、超過200分是個不錯的指標。
Alphascan:裏面不僅列出了很多的加密領域KOL,而且還匯總了他們近期提及或討論的項目及代幣,是一個了解 KOL 關注風向標的實用工具。
融資類工具:
crunchbase:項目融資情況查詢、展示了所有 tradfi 和 crypto 籌款回合的總額以及投資者,可以跟蹤 VC 的最新投資和市場趨勢。
Crypto Fundraising:界面設計比較簡潔好用,可以發現具體項目每一輪融資的細節、相關新聞等信息。
Cypher Hunter:可以用來查找那些較小項目的小額融資信息。
空投類工具:
Airdrops:裏面幾乎列出了目前所有可能會有空投的項目,以及對應的空投交互教程。
earndrop:可以通過郵箱實時收到自己錢包參與項目的空投信息並檢查無人認領的空投、同時還提供了各種橋列表、幾乎所有測試網的faucets(水龍頭)列表。
聚合器工具:
Dex Screener:跟蹤和分析來自多個去中心化交易所和鏈的實時數據。
DEXTools:可以用來了解實時的價格、價格警報、鯨魚動向,而且裏面有個評分的模塊也比較直觀。如果你是新人,那麼最簡單的參考是,低於80 分的土狗一般不建議參與。
AVE:裏面還有個新的 avescript 網站,也可以用來檢查合約的風險。
Birdeye:查看各鏈實時 K 線、代幣持有信息,監測新上市幣種,監測價格波動的TOP 幣種等。
gmgn:最大的特色是可以用來跟蹤聰明的錢包交易。
綜合類工具:
Coinglass:裏面有很多常用的指標數據,包括資金費率、多空持倉及爆倉統計、比特幣ETF、交易所資金流入流出、漲跌榜、熱力圖、比特幣投資回報率、K線等等。
CoinMarketCap:最常用的項目數據查詢工具之一,可以查詢項目的價格、市值、已上架交易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