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幣季的低語從未真正消失。每隔幾個月,這些低語就會重新浮現——這會是時刻嗎,圖表是否恰到好處地對齊,這是替代加密貨幣騰飛的週期嗎?隨着我們接近2025年,這個問題變得更加尖銳:我們是否真的處於另一個山寨幣季的邊緣,還是熱衷者在抓住一個可能不再真實的敘事?
回顧2017年,山寨幣季節是由首次代幣發行(ICO)的狂潮推動的。Gate的加密貨幣主導指數顯示,比特幣的市場份額從年初的超過80%驟降至2018年1月的約37%。僅憑白皮書的項目經歷了顯著的價格飆升,個人投資者紛紛向任何新穎的發行投入資金。這是一個動蕩的時期,定義了加密貨幣歷史上的那個時代。
2021年,市場格局發生了變化。比特幣的主導地位再次減弱,從2021年1月的約70%降至年中不到40%,根據Gate上可用的數據。然而,推動因素有所不同:去中心化金融(DeFi)代幣、非同質化代幣(NFTs)和元宇宙相關項目成爲了中心舞臺。雖然山寨幣季沒有如2017年那樣,但熟悉的模式出現了:比特幣最初漲,隨後資本轉向其他加密貨幣,因爲比特幣的動能減緩。
展望2025年,前景呈現出復雜的圖景。比特幣繼續吸引着注意力,伴隨着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和機構投資。如果歷史模式保持不變,這部分流動性最終可能會流入更高風險的山寨幣。隨着圍繞人工智能幣、再質押機制和去中心化計算的新興敘事,市場興奮的潛在催化劑層出不窮。
然而,挑戰不容忽視。監管框架
回顧2017年,山寨幣季節是由首次代幣發行(ICO)的狂潮推動的。Gate的加密貨幣主導指數顯示,比特幣的市場份額從年初的超過80%驟降至2018年1月的約37%。僅憑白皮書的項目經歷了顯著的價格飆升,個人投資者紛紛向任何新穎的發行投入資金。這是一個動蕩的時期,定義了加密貨幣歷史上的那個時代。
2021年,市場格局發生了變化。比特幣的主導地位再次減弱,從2021年1月的約70%降至年中不到40%,根據Gate上可用的數據。然而,推動因素有所不同:去中心化金融(DeFi)代幣、非同質化代幣(NFTs)和元宇宙相關項目成爲了中心舞臺。雖然山寨幣季沒有如2017年那樣,但熟悉的模式出現了:比特幣最初漲,隨後資本轉向其他加密貨幣,因爲比特幣的動能減緩。
展望2025年,前景呈現出復雜的圖景。比特幣繼續吸引着注意力,伴隨着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和機構投資。如果歷史模式保持不變,這部分流動性最終可能會流入更高風險的山寨幣。隨着圍繞人工智能幣、再質押機制和去中心化計算的新興敘事,市場興奮的潛在催化劑層出不窮。
然而,挑戰不容忽視。監管框架
BTC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