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MBG任务挑战# 發帖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想要瓜分1,000枚MBG?現在就來參與,展示你的洞察與實操,成爲MBG推廣達人!
💰️ 本期將評選出20位優質發帖用戶,每人可輕鬆獲得50枚MBG!
如何參與:
1️⃣ 調研MBG項目
對MBG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MBG相關活動(包括CandyDrop、Launchpool或現貨交易),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現貨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MBG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下列活動連結):
Gate第287期Launchpool:MBG — 質押ETH、MBG即可免費瓜分112,500 MBG,每小時領取獎勵!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30
Gate CandyDrop第55期:CandyDrop x MBG — 通過首次交易、交易MBG、邀請好友註冊交易即可分187,500 MBG!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
LayerZero設計缺陷與跨鏈安全隱患分析
跨鏈安全的重要性及LayerZero的設計缺陷
跨鏈協議的安全問題已成爲Web3領域最爲緊迫的挑戰之一。近年來,跨鏈協議相關的安全事件造成的損失金額位居榜首,其重要性甚至超過了以太坊擴容方案。跨鏈協議的互操作性是Web3網路連接的基礎需求,但由於大衆對這些協議的安全等級缺乏辨識能力,使得風險進一步加劇。
在衆多跨鏈方案中,LayerZero因其簡潔的設計而備受關注。然而,簡單的設計並不意味着安全可靠。LayerZero的基本架構依賴於Relayer執行Chain A和Chain B之間的通信,並由Oracle進行監督。這種設計雖然避免了傳統的第三鏈共識驗證,爲用戶提供了快速跨鏈體驗,但也帶來了潛在的安全隱患。
LayerZero的設計存在兩個主要問題:
將多節點驗證簡化爲單一Oracle驗證,顯著降低了安全系數。
假設Relayer和Oracle是獨立的,這種信任假設難以長期維持,不符合加密原生原則,無法從根本上防止合謀作惡。
作爲一種"超輕"跨鏈方案,LayerZero僅負責消息傳遞,而不對應用的安全承擔責任。即使允許多方運行Relayer,也無法從本質上解決安全問題。增加受信主體的數量並不能改變產品的基本特性,反而可能引發新的問題。
LayerZero的設計使得依賴它的項目面臨潛在風險。攻擊者可能通過替換LayerZero節點來僞造消息,導致嚴重的安全事故。這種情況下,LayerZero可能會將責任推給外部應用,使得生態建設變得困難。
值得注意的是,LayerZero並不能像Layer1或Layer2那樣提供共享安全性,因此不能被稱爲真正的基礎設施。它更像是一個中間件,爲應用開發者提供自定義安全策略的能力,但這種設計方式存在潛在風險。
多個研究團隊已經指出LayerZero存在的安全漏洞。例如,L2BEAT團隊發現LayerZero的信任假設存在問題,可能導致用戶資金被盜。Nomad團隊則指出LayerZero中繼器存在兩個關鍵漏洞,可能被內部人員或已知身分的團隊成員利用。
從比特幣白皮書提出的"中本聰共識"來看,真正的去中心化系統應該杜絕可信第三方,實現去信任化和去中心化。然而,LayerZero的設計要求用戶信任Relayer、Oracle以及使用LayerZero構建應用的開發者,這與去中心化的原則相悖。
綜上所述,LayerZero雖然自稱爲去中心化的跨鏈基礎設施,但實際上並不符合真正的去中心化和無需信任的標準。在構建跨鏈協議時,應當更加注重實現真正的去中心化安全性,而不是僅僅追求簡單的設計和快速的用戶體驗。未來的跨鏈解決方案需要在保證安全性的同時,實現真正的去中心化和無需信任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