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推Leap框架 力爭成爲全球代幣化領跑者

robot
摘要生成中

香港力爭成爲全球代幣化領跑者

隨着真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加速進入主流,一場重塑金融基礎設施的變革正在悄然發生。目前,已有超過240億美元的RWA在公有鏈上流通,涵蓋收益型美債、私募信貸池、代幣化大宗商品與房地產等多個領域。這種曾被視爲"加密貨幣實驗"的嘗試,如今正逐步成爲全球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這場變革中,香港正積極謀求領先地位。近期發布的《數字資產發展政策聲明2.0》引入了"Leap"監管框架,將監管範圍擴大至穩定幣發行方、托管方及RWA平台。這一舉措不僅表明香港允許代幣化,更彰顯了其積極推動代幣化的決心。

"Leap"框架涵蓋法律與監管簡化、代幣化產品拓展、應用場景推進以及人才與合作夥伴發展四個方面。通過制定穩定幣牌照制度、明確代幣化ETF監管框架、延續數字債券和綠色金融試點等措施,香港正致力於構建一個更爲廣闊的代幣化生態系統,涵蓋從貴金屬到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等多種資產類型。

美國領跑,香港如何贏得"全球代幣化"的競爭?

與其他市場相比,香港的策略更爲開放和包容。新加坡採取了更爲審慎的做法,主要聚焦於機構參與,限制零售投資者;而香港則在設定清晰適當性規則的前提下,允許零售用戶參與,從而拓展了潛在市場空間。相較於歐盟規範性的加密資產市場構架和美國碎片化的監管格局,香港提供了一個更加統一、以原則爲基礎的監管系統,爲創新者和投資者提供了所需的清晰度。

然而,僅有良好的政策框架並不足以確保代幣化產品的成功。真正的挑戰在於創造出市場真正需要且願意採用的產品。許多代幣化項目失敗的原因並非技術或監管問題,而是缺乏實際的商業價值和市場需求。成功的代幣化產品,如美債代幣化產品和Maple Finance等私募信貸協議,之所以能夠獲得廣泛採用,是因爲它們真正解決了特定用戶羣體的實際需求。

美國領跑,香港如何贏得"全球代幣化"的競爭?

香港本地生態系統也在朝這個方向發展。香港金融管理局的"Project Ensemble"正在探索代幣化債券、基金、碳信用、充電樁基礎設施與供應鏈金融等多個場景。這些項目雖然潛力巨大,但真正能夠大規模打通資產、受衆和使用場景三要素的"爆款"產品尚未出現。

下一階段的競爭將由產品與市場的契合度決定,而非更多的政策支持。香港面臨的關鍵問題包括:能否吸引東南亞儲戶投資真正有收益的穩定幣產品?能否通過合規的數字包裝方式,將中國的產業資產連接到全球資本?能否孵化出新一代不僅合法合規,而且真正滿足市場需求的RWA產品?

這些問題的答案將決定RWA是否能成爲持久的金融變革,也將決定香港能否成爲全球代幣化的領軍者。如果成功,香港不僅將成爲這一領域的領跑者,更有可能成爲未來金融形態的重要塑造者之一。

美國領跑,香港如何贏得"全球代幣化"的競爭?

RWA1.65%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3
  • 分享
留言
0/400
ZK佛系玩家vip
· 7小時前
又在忽悠小韭菜了吧
回復0
链上资深数据侦探vip
· 7小時前
玩代币能赚钱就行
回復0
HashRateHermitvip
· 8小時前
想啥呢 没戏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