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io 推薦話題每日發帖活動: #CandyDrop 上线#
💰 請帶上話題 #CandyDrop 上线# 發帖,5位優質發帖者*每人$10點卡獎勵
Gate.io 全新任務制空投平台 CandyDrop 上線!完成簡單任務贏取熱門項目空投獎勵!無需鎖倉,人人可參與!火熱項目INIT, ZORA, HYPER等你贏取!立即參與 👉️ https://www.gate.io/candy-drop
發帖分享你對 CandyDrop 的使用體驗或產品建議,帶上話題 #CandyDrop 上线# ,參與瓜分 $50 獎勵!
📅 活動時間:4月27日13:00 - 4月28日13:00(UTC+8)
⚠️ 注意事項:禁止抄襲,鼓勵原創內容
A2A與MCP協議落地Web3 AI Agent的三大"死亡盲區"
倘若Google推出的A2A和Anthropic的MCP協議成爲web3 AI Agent發展的黃金通信標準,會發生什麼?直觀感覺就是"水土不服"。在我看來,web3 AI Agent面臨的環境和web2生態有明顯差異,核心通信協議落地所面臨的挑戰也截然不同:
1)應用成熟度斷層:A2A和MCP在web2領域能迅速普及,是因爲它們服務於已足夠成熟的應用場景,本質是"價值放大器"而非價值創造者。而web3 AI Agent大多停留在一鍵發布Agent的初級階段,缺乏深度應用場景(DeFAI、GameFAi等),使這些協議難以直接串用發揮價值。
比如,用戶在Cursor編撰代碼,可以通過MCP協議作爲連接器,不用跳出當前工作環境就可以一鍵把代碼更新發布到Github,MCP協議起到了錦上添花的效用。但若用戶在web3環境下,用本地喂養微調的策略去執行鏈上交易時,可能觸手伸出去再解析分析鏈上數據的時候就會一頭霧水找不到北。
2)基礎設施缺失天坑:web3 AI Agent要想構建起完整生態,必須先填補嚴重缺失的底層基礎設施,包括統一數據層、Oracle層、意圖執行層、去中心化共識層等等。往往A2A協議在web2環境下,Agent可以輕鬆調用標準化的API實現功能協作,但在web3環境中,一個簡單的跨DEX套利操作就面臨巨大挑戰。
試想一個場景,用戶指示AI Agent"在ETH價格低於1600美元時,從Uniswap買入並在價格回升後賣出",看似簡單的操作Agent需要同時解決鏈上數據實時解析、Gas費動態優化、滑點控制、MEV防護等一系列web3特有問題。而web2 AI Agent只需調用標準化API就能實現功能協作,其基礎設施完善程度與web3環境相比簡直天壤之別。
3)構建web3 AI 差異化需求: web3 AI Agent若只是簡單套用web2的協議和功能模式,很難發揮鏈上交易業態的特點,尤其數據噪音、交易準確性、Router多元性等復雜問題。
以意圖交易爲例,在web2環境下,用戶指示"預訂最便宜的航班",A2A協議可以讓多個Agent輕鬆協作完成;但在web3環境,當用戶期望"以最低成本將我的USDC跨鏈到Solana並參與流動性挖礦"時,不僅需要理解用戶意圖,還要權衡安全性、原子性和成本磨損,並在鏈上執行一系列復雜操作。換句話說,如果看似便利的操作卻讓用戶承受更大的安全風險,那麼這樣的便利體驗就毫無意義,那需求也是僞需求。
以上。
總之,我想表達的是:A2A和MCP的價值毋庸置疑,但不能期望它們在毫無改造的情況下直接適配到web3 AI Agent賽道。這當中空缺的infra部署空白,不正是Builder們的機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