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送福,大獎轉不停!Gate 廣場第 1️⃣ 3️⃣ 期秋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5,000+,iPhone 17 Pro Max、Gate 精美週邊、大額合約體驗券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3&refUid=13129053
💡 如何攢成長值,解鎖更多抽獎機會?
1️⃣ 進入【廣場】,點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社群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 必中,手氣再差也不虧,手氣爆棚就能抱走大獎,趕緊試試手氣!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381
#成长值抽奖赢iPhone17和精美周边# #BONK# #BTC# #ETH# #GT#
Aster 造富神話之後:如何安全選擇下一位登場的英雄
作者:OneKey 團隊 @jonasCyang
原文連結:
聲明:本文爲轉載內容,讀者可通過原文連結獲得更多信息。如作者對轉載形式有任何異議,請聯繫我們,我們將按照作者要求進行修改。轉載僅用於信息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不代表吳說觀點與立場。
過去幾天裏,BNB Chain 上的永續合約交易所 Aster 因代幣暴漲刷屏推特時間線。「巨鯨盈利截圖」與「早期持有者暴富故事」持續引發關注,「一夜暴富」的想象力被持續點燃,越來越多的用戶把目光投向了「鏈上永續合約」賽道。
但價格只是舞臺光,機制與安全才是基石。我們不僅要盯着幣價的漲幅,更要爲下一次的入局做好充足準備。
下面這份「風險地圖」會用通俗的語言拆解核心零部件:在 FOMO 下一個鏈上永續交易所之前,讓你學會怎麼選擇、怎麼用、怎麼避坑。讀完你就能對任何一家永續 DEX 做出有據可依的安全判斷。
「鏈上永續合約的風險地圖」
1/ 價格源與預言機
預言機和外部價格是所有形態的鏈上永續交易所共同的地基:清算閾值、資金費率、風險限額與異常保護,幾乎都要依賴鏈外現貨市場的「真實」價格來校準。
在鏈上 Perp 中通常要區分三種價格:
很多協議會用預言機價生成標記價、用指數價算資金費,而成交價只用於實際交易結算,這三者邏輯分工不同,不能混看。 上個月在 HyperLiquid 上的 XPL 代幣套保狙擊事件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狙擊者通過兩個已知信息巨額獲利:「HL 上存在大量套保空單」和「清算價格基於成交價」。在這個事件中,作爲「套保者」如果沒有考慮到清算價格的計算方式,那很有可能得不償失。
但如果一個交易所的文檔講不清楚各種價格之間的關係,那就不是用戶操作上的問題,你可能需要重新評估這個交易所的產品質量。
2/ 保險基金
在鏈上永續合約交易所裏,保險基金的作用很直接:當清算來不及、有人穿倉而資金池出現缺口時,它先行兜底,盡量維持成交不中斷,把自動減倉(ADL)和停市這類極端手段往後推。
這筆錢通常來自三處:平台拿出一部分交易手續費、強平產生的罰沒收入,以及協議金庫或用戶可參與的專用保險池(如 HLP)。
當出現缺口時,系統按順序處理:優先動用保險基金補洞;不夠再觸發 ADL 分攤;仍不夠才考慮停市。部分協議還會讓基金通過清算競拍臨時充當對手盤。
對用戶而言,保險基金像一只「穩定的收益池」——回報來源清晰,看起來風險不高。但需要警惕的是,專業交易員可能利用機制漏洞「定向打擊」,把池子的錢抽走;極端行情下,基金也可能被迅速消耗,反而放大系統性風險。
3/ ADL 自動減倉
ADL 是永續合約交易所的「最後防線」:當清算單在標記價 / 指數價附近成交不了,或保險基金撐不住時,系統會強制削減對手盤的盈利倉位,快速降槓杆、恢復可清算性。它保護系統與 LP,但把代價轉給被減倉的盈利帳戶,影響策略連續性。
對於 ADL,你只需想清楚幾件事:
行情崩的時候,清算單賣不出去、保險基金也不夠用。沒有 ADL,不是大家一起買單,就是平台被迫按下暫停鍵。ADL 的機制是一個常見的風險把控手段,可以證明交易所的基礎風險設施是完善的,
4/ 資金費率
資金費率的作用,是用在多空之間轉移資金來把永續合約的價格拉回現貨 / 指數價:價高時多頭付給空頭,價低時空頭付給多頭。
需要強調的是,資金費率沒有統一標準——不同交易所、不同品種在參考價格、結算頻率、上下限與豁免規則等細節各不相同,同名「資金費率」但具體機制可能完全不一樣。
如果你想做資金費相關的套利,先把基本面幾件事核對清楚:結算窗口有多長、具體在什麼時間點結算;計費用的是標記價還是指數價;有沒有單次上限或臨時暫停機制。沒弄清這些細節,你預估的資金費和最終到帳就可能會出現偏差。
同時,想把這塊長期做穩,還需要掌握幣種之間的差異,並留意項目方是否會主動調整參數。至少,文檔和前端應能看到資金費來源與時間戳、歷史曲線、下一次結算倒計時及參數變更記錄。把這些信息確認到位,再去計算空間和安排倉位,心裏才有數。
5/ 結構化產品
如今的鏈上 Perp 也越來越像 CEX,產品不僅僅提供合約交易,不少團隊會在交易之上疊一層理財入口:把用戶資金集中進金庫,由管理員去做做市、基差 / 資金費捕捉、甚至跨所對沖,賺到的收益再按份額回給出資人。
對平台來說,這能穩定深度與流動性;對用戶來說,這是把復雜策略打包成「一鍵參與」。
但最大的問題是黑盒:不把怎麼玩、用沒用槓杆、在哪兒對沖說清楚。
市場一變,「中性」就不再中性,原本看起來穩定的收益可能立刻翻臉;極端的時候還可能清算、被動減倉,甚至贖回排隊或打折。別迷信高 APY 和漂亮曲線,它們只說明過去,而不是承諾未來。
決定是否參與,按這幾件事自檢:
有沒有把策略邏輯講清,比如做什麼、在哪兒做、是否有風險敞口;
持倉與淨值是否可鏈上驗證;
贖回規則是否明白,是否明確了鎖定期、排隊退出機制、費用;
誰是金庫管理者,擁有什麼權限;
能把這些基本面交代清楚的金庫,才值得用真金白銀試試水。
6/ 網頁前端的「絲滑」程度
在 Perp 裏,「絲滑」不是好看,而是穩、快、信息到位:頁面不掉幀、推送不丟包、關鍵數據一眼對齊。這通常意味着底層鏈路和風控夠硬,也常對應更強的資源與執行力;不保證一定是「大毛」,但確實是個強信號。
特別是一些關鍵信息的呈現,可以看出一個交易所是否專業。比如資金費率的結算倒計時、持倉與保證金實時變化、預計清算價與費率影響等。
反過來,如果前端頻繁卡頓、報價與訂單狀態對不上、關鍵信息被省略甚至被故意藏起來,那就不只是體驗差的問題了:你在刷量或做活動時,很容易因爲延遲與信息不對稱承擔額外風險。
「End」
Aster 的故事說明:情緒能在一夜之間點燃。但能燒多久還需看產品本身。
真正有用的是養成一套「體檢思路」:先判斷這家 Perp 是否把價格體系、成本節奏與極端處置說清並攤在明面上——價格怎麼定、費用怎麼走、極端時怎麼收尾,界面能不能讓你一眼看懂、事後能不能對得上;再看它把「理財入口」講沒講清玩法與退出規則,別讓高收益把你帶進黑盒。
下次再遇到「暴富神話」,先做體檢,再決定是否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