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原文標題《左手 TradFi 右手 DeFAI:Mantle 引領鏈上金融破圈奇點將至?》
近日,TVL 排名第四的 L2 Mantle 在其面向社區發布的 Q2 季度信函中,重點介紹了即將到來的兩大創新產品: Mantle Index Four 以及 Mantle Banking。
一石激起千層浪,新周期格局下的 L2 競爭敘事再起。
從 Base 深耕 AI Agent 賽道爆款頻出,到專注於遊戲的 Sonic 主網上線代幣表現亮眼,L2 競爭中,L2 概念開始鮮少被單獨提及,而是越來越以一種底層實現手段,服務於上層的差異化敘事邏輯。
那麼,市場青睞什麼樣的敘事邏輯呢?
我們也能注意到,不管是以比特幣 ETF 爲起點帶來大規模傳統機構資金上鏈,還是現實世界資產上鏈實現更高效流通,加密市場萬變不離其宗,一直以來的追求便是:如何將手中的籌碼發揮出更高的效用。
遵循着這一本質回看 Mantle 生態過去一年的發展,從 mETH、cmETH 以及 完成品牌重塑的 ƒBTC(此前稱爲 FBTC) 等多款核心產品在數據維度的高歌猛進,不難發現這位早早跳出傳統意義上 L2 競爭的攪局者, 正在以「實現更高的資金效率」爲抓手,朝着「全鏈流動性樞紐」願景不斷銳進的勢頭。
而在已經到來的 2025 年,以 $TRUMP Meme 爲代表的美國新自由主義爲加密市場帶來前所未有不確定因素,新的資金入場,新一輪的板塊輪動。
在「混亂即階梯」的當下,Mantle 又將如何繼續提升資金效率、捕捉多元收益機會,延續強勢增長勢頭的同時,彌合加密金融與傳統金融鴻溝,以「將加密帶入日常金融」爲口號,開啓普惠式鏈上金融的品牌敘事升級之路?
以 Mantle Index Four (MI4) 和 Mantle Banking 產品爲引,本文旨在走進 Mantle 構建鏈上金融大廈的來時路與新徵程。
金融的核心在於資產的融通,而融通帶來了流動性;
流動性是資產融通效率的體現,也因此很多時候對於金融的釋義可以極簡爲流動性的創造和管理。
基於此基本要義,構建鏈上金融並實現將手中的籌碼發揮出更高效用,Mantle 首先選擇從最根本的資產方面大做文章。
2023 年 12 月,Mantle 正式推出流動性質押協議 mETH,用戶可通過質押 ETH 獲得 mETH,同時獲得穩定在 6% 以上的年化收益率;
2024 年 10 月,Mantle 正式推出流動性再質押代幣 cmETH,用戶質押 mETH 獲得 cmETH;
2024 年 8 月,Mantle 通過支持 Ignition BTC 正式推出 FBTC,作爲一種新型合成資產,FBTC 與 BTC 1:1 錨定。2025 年 2 月 14 日,Ignition FBTC 宣布品牌重塑並正式更名爲 Function,FBTC 被重新命名爲 ƒBTC 作爲全鏈比特幣收益資產。
可以看到,從 LST 到 LRT,從 ETH-Fi 到 BTC-Fi,Mantle 通過推出多款生息資產,搭建了其鏈上金融大廈的基本框架。
當然,僅僅創造一個資產是無法帶來流動性的,還需要爲資產創造需求。在資產融通方面,Mantle 則牢牢抓住了兩大增長爆點:更廣泛的採用,和更豐富的收益。
首先,相比較於其他資產,Mantle 對於資產的精巧設計使其擁有突出優勢:
mETH 採用價值累積無需許可的 ERC-20 收據代幣設計,能夠自動在 mETH 代幣本身實現收益的積累,這種天然的生息收益資產屬性不僅使得 mETH 擁有更高的資金效率與持有收益,更能使其被應用程序輕鬆採用,更深入的融合進更豐富廣泛的生態場景。
cmETH 作爲 LRT,cmETH 與 mETH 一樣同樣具備原生收益屬性以及生態的高度可組合性。
ƒBTC 則更突出一個全鏈碎片化整合的概念,允許用戶的資產無論在哪個鏈,都可以通過 1:1 錨定 BTC 的 ƒBTC,參與鏈上 DeFi 等多種比特幣收益來源。
自身優勢之外,Mantle 也深諳「更好的資源才能造就更好的資產」的道理,通過構建完善的生態,爲生息資產打造豐富的流通場景,同樣也取得亮眼鏈上成就。
根據 Mantle 官網生態頁面顯示,Mantle 生態已有超 230+ 項目入駐,涵蓋 Dex、Restaking、真實世界資產(RWA)、遊戲等多個板塊,其中以 DeFi 板塊尤其突出,生態內借貸項目超過 13 個。
做爲 Mantle 生態的核心生息資產,mETH、cmETH、ƒBTC 在與 Mantle 生態深度融合方面具有天然優勢:
mETH 目前已與 42 個項目建立合作,包括 Eigenlayer、Symbiotic、Karak、Zircuit、INIT Capital、Pendle 等我們耳熟能詳的項目。根據 DeFi Llama 數據顯示,在正式推出一周時間內,mETH 的 TVL 便已突破 1 億美元,並於 2024 年實現 21 億美元峯值,目前 TVL 約爲 15 億美元,是以太坊第四大 LSD 產品。
ƒBTC 目前已與 28 個項目建立合作,包括 Solv、Bedrock、Pell Network、Lombard、Satlayer、Bounce Bit、Fuel、BOB 等 BTCFi 項目。自 8 月正式推出以來,ƒBTC TVL 同樣在短時間內突破 1 億美元,並於 10 月末迎來旱地拔蔥式增長,從 2.7 億一路高歌猛進至 11 月低的 11.8 億,漲幅超 400%,目前 TVL 約爲 14.2 億美元。
與此同時,Mantle 生態還擁有 Meme、小遊戲作爲兩大流量祕密武器,生態內 Meme 項目引發廣泛參與,掛機養貓鏈遊 Catizen 遊戲註冊量超過 2000 萬。
豐富的生態帶來了多樣化的使用場景和市場需求,這種需求也傳導至作爲底層支撐的 Mantle Network,助推其在 2024 年實現快速增長。
在 TVL 方面:根據 L2 beat 數據顯示,2024 年1 月 Mantle TVL 約爲 3.4 億美元,2024 年 12 月 31 日 Mantle TVL 約爲 20.6 億美元,年內漲幅超 600%,而在 2024 年 12 月 9 日 Mantle TVL 觸達當年峯值 23.6 億美元,相較於年初增長超 690%,目前 Mantle TVL 穩定在 19 億美元左右。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通過鏈上數據分析,Mantle TVL 主要來源與生態內 Dex、借貸、Restaking 等 DeFi 產品,這種 In-dApps TVL 不僅進一步拔高了 Mantle TVL 增長含金量,也很大程度上彰顯了 Mantle 生態的用戶活躍。
根據 Dune 數據顯示:Mantle 日均活躍用戶數超 4.5 萬,2024 年 9 月 11 日日活用戶來到 19.1 萬峯值;此外,2024 年 9 月 10 日日新增用戶也達到 20 萬峯值;目前 Mantle 總用戶量約爲 539 萬,相比較 2024 年初的 55 萬增長將近 10 倍。
以生息資產爲抓手擴張生態版圖,2024 年可以說是 Mantle 朝着「加密時間流動性樞紐」闊步邁進的一年。
而隨着 2025 年序幕拉開,Mantle 如何繼續以資產爲切入點,圍繞其鏈上金融願景持續深化發展,再次取得不俗成就?
從 Mantle Index Four (MI4) 產品的亮相,到 AI 賽道的重點布局,Mantle 的答案已初見端倪。
在開拓新局面之前,穩住並發揚基本盤優勢也非常重要。
因此,2025 年伊始,對於 mETH、cmETH、ƒBTC 三大生息資產,Mantle 也做出了重點規劃:
一方面,mETH 新的收益池模式將在 2025 年第一季度上線,同時通過持之以恆的生態建設,繼續爲 mETH / cmETH 帶來豐富應用場景及收益來源,吸引更多用戶參與。
另一方面,ƒBTC 也將繼續深耕機構比特幣收益基礎設施領域:
我們知道,在完成 Ignition FBTC → Function 的品牌重塑之後,ƒBTC 將更聚焦機構級信任與安全、長期發展和可持續性增長以及全鏈和可組合基礎設施三大支柱,致力於爲全鏈機構、DeFi 協議和成熟的 DeFi 參與者帶來更高效的資本流動和更客觀的收益來源。
而此前,ƒBTC 獲得了包括 Ant Alpha、Galaxy digital u在內的多家極具影響力的金融公司注資,秉承「ƒ(BTC) = 流動性 + 可組合性 + 資本效率」的核心發展理念, 未來 ƒBTC 將牽手機構打造安全可信的 BTC 資產,並與借貸、質押、流動性收益等豐富金融場景深入融合。
三大生息資產之外,剛剛正式宣布的三款全新產品,便是 Mantle 2025 鏈上金融盛宴端出的一系列硬菜。自此,Mantle 生態六大支柱全貌已展現在社區面前。
隨着加密友好型總統特朗普上臺,加密市場或將在美國市場引領下走入寬松加密監管環境,預計將有更多傳統用戶、資金、機構湧入加密金融,因此 2025 年是 Mantle 鏈上金融與傳統金融深度融合的一年,而 Mantle Index Four (MI4) 便是 Mantle 在傳統金融與鏈上金融之間搭建的一架橋梁。
作爲一款機構級別的合規產品,該基金迎合了市場目前對於加密貨幣多元化敞口產品的巨大需求,其主要受衆既包括加密用戶也涵蓋傳統金融投資者:
對於加密用戶而言,Mantle MI4 爲其帶來了機構級別的資產安全和托管服務;
對於傳統金融用戶而言,Mantle MI4 又能夠爲其提供便捷、直觀且合規的加密金融參與方式;
更重要的是,與 Mantle 生態生息資產一樣,Mantle MI4 是具備強大收益能力的,這無疑使得該產品對於傳統金融用戶而言更具吸引力,同時也能吸引更多增量用戶進入 Mantle 生態。
在運行初期,Mantle MI4 將涵蓋四種資產:BTC、ETH、SOL 和 USD,並且採用基於規則的再平衡策略保證透明度和低成本,但推動基金與 Mantle 生態更多資產深度融合的舉措正在醞釀,據官方透露,在該基金上線後 Mantle 將以 10 億美元資產管理規模爲目標,而在加密行業最大項目金庫 Mantle Treasury 的強大信譽支持下,該目標有了快速實現的現實基礎。
作爲一款加密貨幣銀行,Mantle Banking 旨在實現區塊鏈技術與銀行業務的深度融合,提供完全基於區塊鏈的支付、借貸和財富管理解決方案,是 Mantle 鏈上金融願景中「鏈上銀行」的細分。
具體而言,Mantle Banking 旨在幫助用戶實現在一個帳戶中對法幣與加密貨幣資產進行消費、儲蓄和投資管理。通過統一法幣和加密貨幣帳戶的體驗,Mantle Banking 在 TradFi 和 DeFi 之間創造了無縫且高效的用戶體驗。
未來,在 Mantle Banking 的賦能之下:用戶可以直接將法幣薪資存入 Mantle Banking 的一體化帳戶,然後將這筆存款代幣化爲穩定幣,讓其可以像法幣一樣通過虛擬卡在全球範圍內以低於市場的費率在多種貨幣間進行消費。
Mantle Banking 致力於爲更廣泛用戶的日常生活提供加密服務,採用以 DeFi 優先的方式彌合法定貨幣和加密貨幣之間的差距。秉承着將金融架構轉變爲無縫、安全且用戶友好的 Web3 使命,Mantle Banking 將成爲大規模增量用戶進入加密生態的便捷入口,同時是加密金融走向千家萬戶的重要契機。
MantleX
值得注意的是,AI 敘事熱度居高不下,Mantle 推出的 MantleX 也體現了其在 AI 領域的雄心。
隨着 DeFAI 嶄露頭角,我們已經看到 AI 與鏈上金融深度融合發展的趨勢:發揚 AI 在數據分析、風險預測、智能合約自動執行等方面的優勢,爲用戶帶來更高效的資產管理、智能化的風險控制和個性化的金融服務。可以說,AI 的突破發展將帶來鏈上金融的重大突破。
MantleX 則是 Mantle 在 AI 領域的重要嘗試,其主要工作分爲兩個方面:
此外,mETH 團隊也在深入研究與 DeFAI 的集成,以進一步簡化用戶體驗流程、獲得更好收益。
更多 AI 扶持舉措包括 Hacker House 計劃也在推進之中:作爲 AI 主題的大型活動,Hacker House 旨在挖掘生態內優秀 AI Agent 項目及人才。
此外,以「將加密帶入日常金融」爲核心願景,Mantle 還將計劃推出更多創新產品,旨在吸引更多傳統金融、傳統基金以多種方式進入鏈上金融。基於此,Mantle 2024 年在 RWA 賽道的鋪墊或將發揮重要作用:
我們知道,RWA 做爲將現實世界資產引入鏈上的萬億市場潛力的賽道,不僅是 2024 年市場體量增長最快的細分賽道之一,多家機構也預測 RWA 將在 2025 年繼續快速發展。
在 2024 年,Mantle 已與 RWA 賽道龍頭項目 Ondo Finance、Ethena 建立深度合作,USDY、USDe 已在 Mantle 生態扮演重要角色,未來隨着 Mantle 持續推進其鏈上金融與傳統金融的融合戰略,這種合作將有助於進一步整合更廣泛 TradFi 資金,促進更多創新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誕生。
如果說 2024 年是 Mantle 發展勢如破竹的一年,那麼 2025 年對於 Mantle 來說則是躊躇滿志的一年。
不管是 MI4 還是 AI 賽道的重點耕耘,都在大力推動 Mantle 成爲價值投資標的,因此 Mantle 生態核心代幣 $MNT 便成爲不容錯過的投研課題。
由於精巧設計下的獨特價值主張,很多押寶 Mantle 生態的社區成員將 $MNT 視爲 Mantle 生態金鏟子,在代幣效用方面,$MNT 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治理代幣,更充當 Gas 支付、生態激勵等多重角色,是整個 Mantle 生態系統的價值樞紐。
不同於很多 L2 將 ETH 作爲 Gas 代幣,Mantle 選擇使用 $MNT 作爲 Gas 代幣。
這一戰略性決策使得 MNT 在生態系統中扮演着更爲核心的角色。隨着生態規模的擴張,當用戶在 Mantle 網絡上進行任何交易時,都需要使用 MNT 支付 Gas 費用,這創造了持續且穩定的代幣需求與網絡收益,不僅增強了生態系統的自主性,更爲 MNT 的長期價值提供了堅實基礎。
$MNT 另一大吸引力在於其健康的代幣結構,所有非流通代幣統歸國庫經社區投票管理,未來沒有任何解鎖。
相比較於其他項目動輒千萬美元級別的解鎖,$MNT 未來沒有任何代幣解鎖計劃,根據 CoinMarketCap 平台的 MC/FDV 數據統計來看,$MNT 相比較其他多個 L2 項目數值更加健康,未來面臨的市場拋壓更小,也使得 $MNT 未來持續健康發展有了更強的支撐。
另外 Mantle Reward Station 也充當了鼓勵長期持有、爲代幣持有者帶來豐厚收益、激勵生態參與的重要角色:
用戶在 Mantle Rewards Station 鎖定 MNT 代幣即可獲得 MNT Power,通過將 MNT Power 分配到不同獎池活動即可獲取更多生態獎勵。鎖定時間越長,獲得的 MNT Power 越多,收益則越豐厚。另外,在 Mantle Rewards Station 鎖定 MNT 代幣依然可以參與生態治理。
目前,Mantle Rewards Station 已吸引超 36,438 用戶鎖定價值約 1.28 億美元的 MNT 代幣,累積發放了價值超過 1000 萬美元的 Token 獎勵。
最重要的是,$MNT 發展動能還有一個非常重磅的殺手鐧,那便是 Mantle Treasuary。
作爲 Web3 領域最大的項目金庫,Mantle Treasury 資金規模高達 40 億美元,且是唯一一個擁有 10 億美元主流資產的項目金庫,此外還持有包括 mETH、FBTC 和 Ethena 等代幣和股權,不僅體量龐大、結構健康,且擁有突出的盈利能力,根據官方數據,今年 Mantle Treasury 盈利已超 5000 萬美元,系列優勢爲 $MNT 提供了堅實的價值基礎。
更爲重要的是,Mantle Treasuary 完全由 MNT 持有者監管,這進一步確保 Mantle 生態發展和資金流向符合社區意願,進一步推動 $MNT 成爲市場上最具增長潛力的 L2 代幣之一。
ZK 架構轉型:打好「普惠式鏈上金融」地基
最後想聊一聊 Mantle 的技術設計。
雖然很多人都覺得 L2 技術同質化沒什麼可聊的,但能夠承載起 Billion 級別的生態規模,Mantle Network 在底層技術設計方面必定有其獨到之處。
作爲 L2,Mantle 致力於發揚 L2 誕生初衷,帶來更高性能及可拓展性,從引導進入生態到參與具體交互,爲用戶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絲滑體驗。
但區別於其他 L2,Mantle 的核心優勢可概括爲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模塊化設計:通過將交易處理、狀態驗證和數據可用性這些區塊鏈的核心功能分離到專門的層,一方面優化性能並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帶來了更強的靈活性與安全性。
其次是去中心化排序器的實現:通過引入「scheduler」確定下一個區塊生成時的 Sequencer,從而進一步實現安全和無需信任的區塊生產,減少網絡上單點故障或審查的可能性,提升網絡的去中心化程度。
最重要的是,Mantle 還是首個採用 EigenDA 的 L2:作爲數據可用性解決方案,EigenDA 通過 Eigenlayer 再質押機制共享以太坊強大安全基礎,通過 EigenDA,Mantle 可以僅將必要的狀態根提交到以太坊主網,大量交易數據存儲在 EigenLayer 中,這帶來了高度的數據可用性,同時大大壓縮費用成本並提升數據處理效率,爲對高吞吐量、低成本要求極高的鏈上金融鋪平道路。
三個核心技術優勢爲 2024 年 Mantle 生態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而在 Mantle 致力於引入 AI 推動鏈上金融創新同時引導鏈上金融與傳統金融深度融合的 2025 年,技術的精進迭代則更顯重要。
在 Mantle 發布的最新技術路線圖中,與 Succinct 的深度合作備受社區矚目:
隨着測試網於 2025 年第一季度啓動並計劃升級爲主網,Mantle Network 將通過 Succinct 的 SP1 從樂觀匯總模型發展爲 ZK 有效性匯總。
這一架構變化爲 Mantle 的鏈上金融願景帶來了更多實現可能以及更高發展天花板:
一方面,轉型後 Mantle 的鏈終結時間將從七天大幅縮短至一小時,且交互更無縫、更高效、成本更低(每筆交易僅需幾分錢),進一步實現機構級資產結算,支持並解決整個傳統金融和區塊鏈行業的資本效率機會。
另一方面,將 Succinct 的 SP1 zkVM 的強大功能與 OP Stack 的模塊化功能相結合,也爲 Mantle 帶來了更高級別的安全性,使得 Mantle 將更受傳統機構的青睞,同時更多傳統用戶也可以更輕鬆、更安全的探索 Mantle 鏈上金融,爲 Mantle 在 2025 年的持續增長注入更多底層保障。
未來,Mantle 還將持續推動多個技術路線圖落地,通過創新技術實現在性能、成本、安全、體驗方面的持續提升,進一步帶來 Mantle 鏈上金融生態的繁榮。
2025 年注定將是加密行業最具不確定因素的一年,但也將是鏈上金融最具爆發潛力的一年。
憑借去中心化特性所帶來的資產控制權的根本轉變、資金效率飛躍式提升、金融產品的創新與靈活性以及收益分配的革命性改變,鏈上金融常被交易者視爲更具吸引力的選擇。
而加密友好型總統特朗普的上任,其一舉一動都將牽動全世界目光聚焦加密行業:從吸納多位加密人才組建內閣團隊,到 $TRUMP Meme 效應引入大量新人、新資金,並更讓更多傳統金融機構看到了加密金融的能量,很多人預期未來在以美國爲引領的寬松加密監管環境下,鏈上金融將迎來突破性發展。
而在這種預期良好的前提下,從 ZK 架構轉型到 MI4 產品,Mantle 對於 2025 年的規劃與野心已昭然。
而如果從生態建設的靈魂人物開發者角度來看,Mantle 成爲貫通鏈上鏈下的去中心化金融樞紐的趨勢已然開始顯現:
在剛剛結束的 Mantle APAC Hackathon 活動中,超過 360 名開發者積極參與其中並提交了 170+ 個創新項目。此外,Mantle 在 2024 年中推出的測試網激勵計劃吸引了全球超 5000 名開發者參與,部署了 12000 個智能合約,測試網日均交易量突破 100 萬筆。
這樣一個成員衆多且積極活躍的開發者社區,也使得社區對於 Mantle 生態爆發創新、鏈上金融願景加速落地抱有更高期待。已經在 2024 年在產品口碑、鏈上表現以及社區聲量上完成非常不錯積累的 Mantle,是否能夠以流動性爲敘事主線,串聯生息資產、DeFi、AI 等板塊,開創鏈上金融真正走向破圈的新時代?
新的一年,新的篇章敘事即將展開。
轉發原文標題《左手 TradFi 右手 DeFAI:Mantle 引領鏈上金融破圈奇點將至?》
近日,TVL 排名第四的 L2 Mantle 在其面向社區發布的 Q2 季度信函中,重點介紹了即將到來的兩大創新產品: Mantle Index Four 以及 Mantle Banking。
一石激起千層浪,新周期格局下的 L2 競爭敘事再起。
從 Base 深耕 AI Agent 賽道爆款頻出,到專注於遊戲的 Sonic 主網上線代幣表現亮眼,L2 競爭中,L2 概念開始鮮少被單獨提及,而是越來越以一種底層實現手段,服務於上層的差異化敘事邏輯。
那麼,市場青睞什麼樣的敘事邏輯呢?
我們也能注意到,不管是以比特幣 ETF 爲起點帶來大規模傳統機構資金上鏈,還是現實世界資產上鏈實現更高效流通,加密市場萬變不離其宗,一直以來的追求便是:如何將手中的籌碼發揮出更高的效用。
遵循着這一本質回看 Mantle 生態過去一年的發展,從 mETH、cmETH 以及 完成品牌重塑的 ƒBTC(此前稱爲 FBTC) 等多款核心產品在數據維度的高歌猛進,不難發現這位早早跳出傳統意義上 L2 競爭的攪局者, 正在以「實現更高的資金效率」爲抓手,朝着「全鏈流動性樞紐」願景不斷銳進的勢頭。
而在已經到來的 2025 年,以 $TRUMP Meme 爲代表的美國新自由主義爲加密市場帶來前所未有不確定因素,新的資金入場,新一輪的板塊輪動。
在「混亂即階梯」的當下,Mantle 又將如何繼續提升資金效率、捕捉多元收益機會,延續強勢增長勢頭的同時,彌合加密金融與傳統金融鴻溝,以「將加密帶入日常金融」爲口號,開啓普惠式鏈上金融的品牌敘事升級之路?
以 Mantle Index Four (MI4) 和 Mantle Banking 產品爲引,本文旨在走進 Mantle 構建鏈上金融大廈的來時路與新徵程。
金融的核心在於資產的融通,而融通帶來了流動性;
流動性是資產融通效率的體現,也因此很多時候對於金融的釋義可以極簡爲流動性的創造和管理。
基於此基本要義,構建鏈上金融並實現將手中的籌碼發揮出更高效用,Mantle 首先選擇從最根本的資產方面大做文章。
2023 年 12 月,Mantle 正式推出流動性質押協議 mETH,用戶可通過質押 ETH 獲得 mETH,同時獲得穩定在 6% 以上的年化收益率;
2024 年 10 月,Mantle 正式推出流動性再質押代幣 cmETH,用戶質押 mETH 獲得 cmETH;
2024 年 8 月,Mantle 通過支持 Ignition BTC 正式推出 FBTC,作爲一種新型合成資產,FBTC 與 BTC 1:1 錨定。2025 年 2 月 14 日,Ignition FBTC 宣布品牌重塑並正式更名爲 Function,FBTC 被重新命名爲 ƒBTC 作爲全鏈比特幣收益資產。
可以看到,從 LST 到 LRT,從 ETH-Fi 到 BTC-Fi,Mantle 通過推出多款生息資產,搭建了其鏈上金融大廈的基本框架。
當然,僅僅創造一個資產是無法帶來流動性的,還需要爲資產創造需求。在資產融通方面,Mantle 則牢牢抓住了兩大增長爆點:更廣泛的採用,和更豐富的收益。
首先,相比較於其他資產,Mantle 對於資產的精巧設計使其擁有突出優勢:
mETH 採用價值累積無需許可的 ERC-20 收據代幣設計,能夠自動在 mETH 代幣本身實現收益的積累,這種天然的生息收益資產屬性不僅使得 mETH 擁有更高的資金效率與持有收益,更能使其被應用程序輕鬆採用,更深入的融合進更豐富廣泛的生態場景。
cmETH 作爲 LRT,cmETH 與 mETH 一樣同樣具備原生收益屬性以及生態的高度可組合性。
ƒBTC 則更突出一個全鏈碎片化整合的概念,允許用戶的資產無論在哪個鏈,都可以通過 1:1 錨定 BTC 的 ƒBTC,參與鏈上 DeFi 等多種比特幣收益來源。
自身優勢之外,Mantle 也深諳「更好的資源才能造就更好的資產」的道理,通過構建完善的生態,爲生息資產打造豐富的流通場景,同樣也取得亮眼鏈上成就。
根據 Mantle 官網生態頁面顯示,Mantle 生態已有超 230+ 項目入駐,涵蓋 Dex、Restaking、真實世界資產(RWA)、遊戲等多個板塊,其中以 DeFi 板塊尤其突出,生態內借貸項目超過 13 個。
做爲 Mantle 生態的核心生息資產,mETH、cmETH、ƒBTC 在與 Mantle 生態深度融合方面具有天然優勢:
mETH 目前已與 42 個項目建立合作,包括 Eigenlayer、Symbiotic、Karak、Zircuit、INIT Capital、Pendle 等我們耳熟能詳的項目。根據 DeFi Llama 數據顯示,在正式推出一周時間內,mETH 的 TVL 便已突破 1 億美元,並於 2024 年實現 21 億美元峯值,目前 TVL 約爲 15 億美元,是以太坊第四大 LSD 產品。
ƒBTC 目前已與 28 個項目建立合作,包括 Solv、Bedrock、Pell Network、Lombard、Satlayer、Bounce Bit、Fuel、BOB 等 BTCFi 項目。自 8 月正式推出以來,ƒBTC TVL 同樣在短時間內突破 1 億美元,並於 10 月末迎來旱地拔蔥式增長,從 2.7 億一路高歌猛進至 11 月低的 11.8 億,漲幅超 400%,目前 TVL 約爲 14.2 億美元。
與此同時,Mantle 生態還擁有 Meme、小遊戲作爲兩大流量祕密武器,生態內 Meme 項目引發廣泛參與,掛機養貓鏈遊 Catizen 遊戲註冊量超過 2000 萬。
豐富的生態帶來了多樣化的使用場景和市場需求,這種需求也傳導至作爲底層支撐的 Mantle Network,助推其在 2024 年實現快速增長。
在 TVL 方面:根據 L2 beat 數據顯示,2024 年1 月 Mantle TVL 約爲 3.4 億美元,2024 年 12 月 31 日 Mantle TVL 約爲 20.6 億美元,年內漲幅超 600%,而在 2024 年 12 月 9 日 Mantle TVL 觸達當年峯值 23.6 億美元,相較於年初增長超 690%,目前 Mantle TVL 穩定在 19 億美元左右。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通過鏈上數據分析,Mantle TVL 主要來源與生態內 Dex、借貸、Restaking 等 DeFi 產品,這種 In-dApps TVL 不僅進一步拔高了 Mantle TVL 增長含金量,也很大程度上彰顯了 Mantle 生態的用戶活躍。
根據 Dune 數據顯示:Mantle 日均活躍用戶數超 4.5 萬,2024 年 9 月 11 日日活用戶來到 19.1 萬峯值;此外,2024 年 9 月 10 日日新增用戶也達到 20 萬峯值;目前 Mantle 總用戶量約爲 539 萬,相比較 2024 年初的 55 萬增長將近 10 倍。
以生息資產爲抓手擴張生態版圖,2024 年可以說是 Mantle 朝着「加密時間流動性樞紐」闊步邁進的一年。
而隨着 2025 年序幕拉開,Mantle 如何繼續以資產爲切入點,圍繞其鏈上金融願景持續深化發展,再次取得不俗成就?
從 Mantle Index Four (MI4) 產品的亮相,到 AI 賽道的重點布局,Mantle 的答案已初見端倪。
在開拓新局面之前,穩住並發揚基本盤優勢也非常重要。
因此,2025 年伊始,對於 mETH、cmETH、ƒBTC 三大生息資產,Mantle 也做出了重點規劃:
一方面,mETH 新的收益池模式將在 2025 年第一季度上線,同時通過持之以恆的生態建設,繼續爲 mETH / cmETH 帶來豐富應用場景及收益來源,吸引更多用戶參與。
另一方面,ƒBTC 也將繼續深耕機構比特幣收益基礎設施領域:
我們知道,在完成 Ignition FBTC → Function 的品牌重塑之後,ƒBTC 將更聚焦機構級信任與安全、長期發展和可持續性增長以及全鏈和可組合基礎設施三大支柱,致力於爲全鏈機構、DeFi 協議和成熟的 DeFi 參與者帶來更高效的資本流動和更客觀的收益來源。
而此前,ƒBTC 獲得了包括 Ant Alpha、Galaxy digital u在內的多家極具影響力的金融公司注資,秉承「ƒ(BTC) = 流動性 + 可組合性 + 資本效率」的核心發展理念, 未來 ƒBTC 將牽手機構打造安全可信的 BTC 資產,並與借貸、質押、流動性收益等豐富金融場景深入融合。
三大生息資產之外,剛剛正式宣布的三款全新產品,便是 Mantle 2025 鏈上金融盛宴端出的一系列硬菜。自此,Mantle 生態六大支柱全貌已展現在社區面前。
隨着加密友好型總統特朗普上臺,加密市場或將在美國市場引領下走入寬松加密監管環境,預計將有更多傳統用戶、資金、機構湧入加密金融,因此 2025 年是 Mantle 鏈上金融與傳統金融深度融合的一年,而 Mantle Index Four (MI4) 便是 Mantle 在傳統金融與鏈上金融之間搭建的一架橋梁。
作爲一款機構級別的合規產品,該基金迎合了市場目前對於加密貨幣多元化敞口產品的巨大需求,其主要受衆既包括加密用戶也涵蓋傳統金融投資者:
對於加密用戶而言,Mantle MI4 爲其帶來了機構級別的資產安全和托管服務;
對於傳統金融用戶而言,Mantle MI4 又能夠爲其提供便捷、直觀且合規的加密金融參與方式;
更重要的是,與 Mantle 生態生息資產一樣,Mantle MI4 是具備強大收益能力的,這無疑使得該產品對於傳統金融用戶而言更具吸引力,同時也能吸引更多增量用戶進入 Mantle 生態。
在運行初期,Mantle MI4 將涵蓋四種資產:BTC、ETH、SOL 和 USD,並且採用基於規則的再平衡策略保證透明度和低成本,但推動基金與 Mantle 生態更多資產深度融合的舉措正在醞釀,據官方透露,在該基金上線後 Mantle 將以 10 億美元資產管理規模爲目標,而在加密行業最大項目金庫 Mantle Treasury 的強大信譽支持下,該目標有了快速實現的現實基礎。
作爲一款加密貨幣銀行,Mantle Banking 旨在實現區塊鏈技術與銀行業務的深度融合,提供完全基於區塊鏈的支付、借貸和財富管理解決方案,是 Mantle 鏈上金融願景中「鏈上銀行」的細分。
具體而言,Mantle Banking 旨在幫助用戶實現在一個帳戶中對法幣與加密貨幣資產進行消費、儲蓄和投資管理。通過統一法幣和加密貨幣帳戶的體驗,Mantle Banking 在 TradFi 和 DeFi 之間創造了無縫且高效的用戶體驗。
未來,在 Mantle Banking 的賦能之下:用戶可以直接將法幣薪資存入 Mantle Banking 的一體化帳戶,然後將這筆存款代幣化爲穩定幣,讓其可以像法幣一樣通過虛擬卡在全球範圍內以低於市場的費率在多種貨幣間進行消費。
Mantle Banking 致力於爲更廣泛用戶的日常生活提供加密服務,採用以 DeFi 優先的方式彌合法定貨幣和加密貨幣之間的差距。秉承着將金融架構轉變爲無縫、安全且用戶友好的 Web3 使命,Mantle Banking 將成爲大規模增量用戶進入加密生態的便捷入口,同時是加密金融走向千家萬戶的重要契機。
MantleX
值得注意的是,AI 敘事熱度居高不下,Mantle 推出的 MantleX 也體現了其在 AI 領域的雄心。
隨着 DeFAI 嶄露頭角,我們已經看到 AI 與鏈上金融深度融合發展的趨勢:發揚 AI 在數據分析、風險預測、智能合約自動執行等方面的優勢,爲用戶帶來更高效的資產管理、智能化的風險控制和個性化的金融服務。可以說,AI 的突破發展將帶來鏈上金融的重大突破。
MantleX 則是 Mantle 在 AI 領域的重要嘗試,其主要工作分爲兩個方面:
此外,mETH 團隊也在深入研究與 DeFAI 的集成,以進一步簡化用戶體驗流程、獲得更好收益。
更多 AI 扶持舉措包括 Hacker House 計劃也在推進之中:作爲 AI 主題的大型活動,Hacker House 旨在挖掘生態內優秀 AI Agent 項目及人才。
此外,以「將加密帶入日常金融」爲核心願景,Mantle 還將計劃推出更多創新產品,旨在吸引更多傳統金融、傳統基金以多種方式進入鏈上金融。基於此,Mantle 2024 年在 RWA 賽道的鋪墊或將發揮重要作用:
我們知道,RWA 做爲將現實世界資產引入鏈上的萬億市場潛力的賽道,不僅是 2024 年市場體量增長最快的細分賽道之一,多家機構也預測 RWA 將在 2025 年繼續快速發展。
在 2024 年,Mantle 已與 RWA 賽道龍頭項目 Ondo Finance、Ethena 建立深度合作,USDY、USDe 已在 Mantle 生態扮演重要角色,未來隨着 Mantle 持續推進其鏈上金融與傳統金融的融合戰略,這種合作將有助於進一步整合更廣泛 TradFi 資金,促進更多創新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誕生。
如果說 2024 年是 Mantle 發展勢如破竹的一年,那麼 2025 年對於 Mantle 來說則是躊躇滿志的一年。
不管是 MI4 還是 AI 賽道的重點耕耘,都在大力推動 Mantle 成爲價值投資標的,因此 Mantle 生態核心代幣 $MNT 便成爲不容錯過的投研課題。
由於精巧設計下的獨特價值主張,很多押寶 Mantle 生態的社區成員將 $MNT 視爲 Mantle 生態金鏟子,在代幣效用方面,$MNT 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治理代幣,更充當 Gas 支付、生態激勵等多重角色,是整個 Mantle 生態系統的價值樞紐。
不同於很多 L2 將 ETH 作爲 Gas 代幣,Mantle 選擇使用 $MNT 作爲 Gas 代幣。
這一戰略性決策使得 MNT 在生態系統中扮演着更爲核心的角色。隨着生態規模的擴張,當用戶在 Mantle 網絡上進行任何交易時,都需要使用 MNT 支付 Gas 費用,這創造了持續且穩定的代幣需求與網絡收益,不僅增強了生態系統的自主性,更爲 MNT 的長期價值提供了堅實基礎。
$MNT 另一大吸引力在於其健康的代幣結構,所有非流通代幣統歸國庫經社區投票管理,未來沒有任何解鎖。
相比較於其他項目動輒千萬美元級別的解鎖,$MNT 未來沒有任何代幣解鎖計劃,根據 CoinMarketCap 平台的 MC/FDV 數據統計來看,$MNT 相比較其他多個 L2 項目數值更加健康,未來面臨的市場拋壓更小,也使得 $MNT 未來持續健康發展有了更強的支撐。
另外 Mantle Reward Station 也充當了鼓勵長期持有、爲代幣持有者帶來豐厚收益、激勵生態參與的重要角色:
用戶在 Mantle Rewards Station 鎖定 MNT 代幣即可獲得 MNT Power,通過將 MNT Power 分配到不同獎池活動即可獲取更多生態獎勵。鎖定時間越長,獲得的 MNT Power 越多,收益則越豐厚。另外,在 Mantle Rewards Station 鎖定 MNT 代幣依然可以參與生態治理。
目前,Mantle Rewards Station 已吸引超 36,438 用戶鎖定價值約 1.28 億美元的 MNT 代幣,累積發放了價值超過 1000 萬美元的 Token 獎勵。
最重要的是,$MNT 發展動能還有一個非常重磅的殺手鐧,那便是 Mantle Treasuary。
作爲 Web3 領域最大的項目金庫,Mantle Treasury 資金規模高達 40 億美元,且是唯一一個擁有 10 億美元主流資產的項目金庫,此外還持有包括 mETH、FBTC 和 Ethena 等代幣和股權,不僅體量龐大、結構健康,且擁有突出的盈利能力,根據官方數據,今年 Mantle Treasury 盈利已超 5000 萬美元,系列優勢爲 $MNT 提供了堅實的價值基礎。
更爲重要的是,Mantle Treasuary 完全由 MNT 持有者監管,這進一步確保 Mantle 生態發展和資金流向符合社區意願,進一步推動 $MNT 成爲市場上最具增長潛力的 L2 代幣之一。
ZK 架構轉型:打好「普惠式鏈上金融」地基
最後想聊一聊 Mantle 的技術設計。
雖然很多人都覺得 L2 技術同質化沒什麼可聊的,但能夠承載起 Billion 級別的生態規模,Mantle Network 在底層技術設計方面必定有其獨到之處。
作爲 L2,Mantle 致力於發揚 L2 誕生初衷,帶來更高性能及可拓展性,從引導進入生態到參與具體交互,爲用戶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絲滑體驗。
但區別於其他 L2,Mantle 的核心優勢可概括爲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模塊化設計:通過將交易處理、狀態驗證和數據可用性這些區塊鏈的核心功能分離到專門的層,一方面優化性能並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帶來了更強的靈活性與安全性。
其次是去中心化排序器的實現:通過引入「scheduler」確定下一個區塊生成時的 Sequencer,從而進一步實現安全和無需信任的區塊生產,減少網絡上單點故障或審查的可能性,提升網絡的去中心化程度。
最重要的是,Mantle 還是首個採用 EigenDA 的 L2:作爲數據可用性解決方案,EigenDA 通過 Eigenlayer 再質押機制共享以太坊強大安全基礎,通過 EigenDA,Mantle 可以僅將必要的狀態根提交到以太坊主網,大量交易數據存儲在 EigenLayer 中,這帶來了高度的數據可用性,同時大大壓縮費用成本並提升數據處理效率,爲對高吞吐量、低成本要求極高的鏈上金融鋪平道路。
三個核心技術優勢爲 2024 年 Mantle 生態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而在 Mantle 致力於引入 AI 推動鏈上金融創新同時引導鏈上金融與傳統金融深度融合的 2025 年,技術的精進迭代則更顯重要。
在 Mantle 發布的最新技術路線圖中,與 Succinct 的深度合作備受社區矚目:
隨着測試網於 2025 年第一季度啓動並計劃升級爲主網,Mantle Network 將通過 Succinct 的 SP1 從樂觀匯總模型發展爲 ZK 有效性匯總。
這一架構變化爲 Mantle 的鏈上金融願景帶來了更多實現可能以及更高發展天花板:
一方面,轉型後 Mantle 的鏈終結時間將從七天大幅縮短至一小時,且交互更無縫、更高效、成本更低(每筆交易僅需幾分錢),進一步實現機構級資產結算,支持並解決整個傳統金融和區塊鏈行業的資本效率機會。
另一方面,將 Succinct 的 SP1 zkVM 的強大功能與 OP Stack 的模塊化功能相結合,也爲 Mantle 帶來了更高級別的安全性,使得 Mantle 將更受傳統機構的青睞,同時更多傳統用戶也可以更輕鬆、更安全的探索 Mantle 鏈上金融,爲 Mantle 在 2025 年的持續增長注入更多底層保障。
未來,Mantle 還將持續推動多個技術路線圖落地,通過創新技術實現在性能、成本、安全、體驗方面的持續提升,進一步帶來 Mantle 鏈上金融生態的繁榮。
2025 年注定將是加密行業最具不確定因素的一年,但也將是鏈上金融最具爆發潛力的一年。
憑借去中心化特性所帶來的資產控制權的根本轉變、資金效率飛躍式提升、金融產品的創新與靈活性以及收益分配的革命性改變,鏈上金融常被交易者視爲更具吸引力的選擇。
而加密友好型總統特朗普的上任,其一舉一動都將牽動全世界目光聚焦加密行業:從吸納多位加密人才組建內閣團隊,到 $TRUMP Meme 效應引入大量新人、新資金,並更讓更多傳統金融機構看到了加密金融的能量,很多人預期未來在以美國爲引領的寬松加密監管環境下,鏈上金融將迎來突破性發展。
而在這種預期良好的前提下,從 ZK 架構轉型到 MI4 產品,Mantle 對於 2025 年的規劃與野心已昭然。
而如果從生態建設的靈魂人物開發者角度來看,Mantle 成爲貫通鏈上鏈下的去中心化金融樞紐的趨勢已然開始顯現:
在剛剛結束的 Mantle APAC Hackathon 活動中,超過 360 名開發者積極參與其中並提交了 170+ 個創新項目。此外,Mantle 在 2024 年中推出的測試網激勵計劃吸引了全球超 5000 名開發者參與,部署了 12000 個智能合約,測試網日均交易量突破 100 萬筆。
這樣一個成員衆多且積極活躍的開發者社區,也使得社區對於 Mantle 生態爆發創新、鏈上金融願景加速落地抱有更高期待。已經在 2024 年在產品口碑、鏈上表現以及社區聲量上完成非常不錯積累的 Mantle,是否能夠以流動性爲敘事主線,串聯生息資產、DeFi、AI 等板塊,開創鏈上金融真正走向破圈的新時代?
新的一年,新的篇章敘事即將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