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to 在 Solana 深度探討中的角色

進階4/25/2025, 11:19:39 AM
本報告通過數據驅動的方式,解析 Jito Tips 的使用方式、用戶羣體及其使用原因。我們分析了錢包層級的行爲、協議歸屬、對波動性的反應以及用戶細分情況。

執行摘要

在過去兩年中,Jito Tips 已從一個用於 MEV 抽取的小衆工具,發展爲 Solana 上主導的交易優先級機制。如今,它們已佔據該網路大多數非基礎費用,並重塑了從高頻交易者到普通前端用戶等不同用戶之間爭奪區塊空間的方式。

本報告通過數據驅動的方式,解析了 Jito Tips 的使用方式、用戶羣體及其使用原因。我們從錢包層級行爲、協議歸屬、波動性反應以及用戶細分等維度進行分析——結果顯示,盡管小費的使用已相當普遍,但小費交易量仍主要集中在高價值、對延遲敏感的活動中。

主要發現包括:

Jito 目前已佔據超過 60% 的優先費用交易量,相較 2023 年 4 月的約 10% 有顯著增長。

波動性並不會提升小費事件的數量,而是會提高用戶在小費上的花費。

少數以 MEV 爲驅動的參與者貢獻了大多數小費交易量,特別是在 Pumpswap 和 Pump.fun 這類 PvP 環境中。

越來越多用戶通過前端被動打賞,採用默認的小額小費以提升交易的可靠性,而非獲取優勢。

協議層歸屬數據顯示小費流向正在動態轉變,隨着 Meme 幣的遷移,Raydium v4 的份額逐漸被像 Pumpswap 這樣的新平台取代。

Jito 已經悄然成爲 Solana 執行層的隱形引擎——不僅作爲一個競爭工具,而且作爲一個基線功能。隨着採用的繼續和集成的加深,它對區塊空間定價和優先級的影響只會越來越大。

Jito 小費使用趨勢

Jito 的顯著增長趨勢

我們觀察到的最穩定趨勢之一,是 Jito Tips 在與原生優先費用的對比中持續佔據主導地位:

在 2023 年 4 月,Jito Tips 僅佔優先費用中支付的 SOL 總額約 10%。

截至 2025 年初,Jito 已常態化地佔據超過 60% 的優先費用總量。

這表明 Jito 已成爲交易納入的首選機制,尤其受到高價值或對延遲敏感的參與者(如 MEV 從業者)的青睞。

2024 年末至 2025 年初的激增:錢包參與度激增

2024 年 10 月下旬至 2025 年 1 月期間,該網路不僅費用漲,而且 通過 Jito 泄露的錢包數量急劇增加。

這不僅僅是 MEV 機器人支付更多費用。峯值的驅動因素是:

  • Jito Tips 快速集成進錢包、聚合器和 Telegram 機器人等前端工具
  • 大量新用戶通過默認設置被動打賞
  • 在高吞吐期,即使是普通用戶也需要更快的交易納入

Jito 已從一個小衆的執行工具,順利轉變爲日常用戶的默認交易納入層。其採用率的飆升並非源於策略選擇,而是得益於流暢的用戶體驗設計。

這一高峯出現在 2025 年 1 月,隨後逐步回落,背後可能的推動因素包括:

  • Meme 幣投機熱潮
  • 搜索者的測試與嘗試
  • 市場波動性的降溫

盡管總費用水平回落至 2024 年第三季度的水平,但通過 Jito 打賞的錢包日活數量仍較之前翻倍——這表明 Solana 用戶行爲已發生深層次轉變,且這一趨勢已深植於其使用體驗中。

Jito小費的組成

我們構建了一個多層歸屬系統:包括直接的程序 ID 檢查、內部指令解析以及基於交易接近度的推斷方法。借助這一系統,即使在上下文極少的打包交易中,我們也能較爲準確地標記出大多數小費的來源協議。該過程共包含四個關鍵步驟:

第一步:收集小費交易

我們首先收集了在選定時間段內,所有向已知 Jito 小費錢包地址發送 SOL 的 Solana 交易。這構成了原始數據集,即涉及 Jito 小費的完整交易集合。

第二步:協議歸屬邏輯

接下來,我們通過識別每筆小費所關聯的 DeFi 協議(如有)來確定該小費的實際支付對象。我們採用了一個三層結構的歸屬流程:

  • 交易層歸屬:首先檢查每筆交易的頂層指令,查找是否包含已知 DeFi 協議的程序 ID。
  • 內部指令歸屬:如果頂層未命中,我們會進一步解析該交易的內部指令,以查找是否存在其他程序 ID。

籤名者-區塊接近度啓發式方法:

很多情況下,小費交易僅是一次簡單的 SOL 轉帳,沒有明確的程序交互。這是因爲用戶常以 Jito bundle 的形式提交交易,其中包含多筆交易(如 swap、mint、snipe)以及一筆用於激勵區塊納入的小費。

爲捕捉這類間接場景,我們在同一個區塊中掃描由同一用戶籤名的其他交易,並解析這些交易的外部和內部指令,判斷是否涉及已知 DeFi 協議。一旦發現交互,我們便將相應的小費歸屬於該協議。

第三步:處理多協議交易

當一筆小費交易關聯多個程序 ID 時,我們會將該小費金額和交易次數平均分配給所識別出的協議。這種處理方式避免了重復計算,確保歸屬的公平性和平衡性。

第四步:未歸屬交易

對於無法明確歸屬至任何已知 DeFi 協議的小費交易,我們將其歸爲“其他”類別。這類情況通常包括:

  • 自定義合約
  • 新型或小衆集成
  • 由不常見操作或工具觸發的小費行爲

數據結果(數據)

我們分析了四個時間快照下的 Jito 小費行爲,分別比較了以下兩類數據:

  • 小費事件數 —— 與特定協議交互的 Jito 小費交易數量
  • 小費總額(以 SOL 計)—— 涉及該協議的交易中,打賞給 Jito 的 SOL 總量


Jito 小費事件(按協議)

2024 年 5 月 10 日至 17 日

Raydium v4 在小費事件數和總費用量上均佔據主導地位,成爲 Solana 上緊急交易的主要來源。jup_v6、Photon 和 Meteora 也有明顯佔比,而大量小型合約則構成了長尾部分。

“大量歸爲‘其他’的部分”突顯了早期尚未分類的 MEV 與機器人活動的廣泛分布。


Jito 小費事件(按協議)

2024 年 10 月 10 日至 17 日

Raydium v4 繼續保持在費用量上的主導地位,並且在事件數量上進一步上升。jup_v6 和 Pumpfun 在這兩個指標上也有所增長,表明其使用強度增強。值得注意的是,Labeled_mev_bot_1 成爲一個顯著的貢獻者,而“其他”類別仍然佔據較大份額,表明新興或未識別程序的活動正在增長。


Jito 小費事件(按協議)

2025 年 1 月 10 日至 17 日

Raydium v4 仍然領先所有類別,但其份額有所下降,而 Pumpfun 和 Meteora 則獲得了更多的增長。不同、較低頻次的參與者(如 Bonkbot、Zeta、Photon)的增加反映了生態系統使用的擴展。“其他”類別繼續縮小,因爲更多的合約已被正確歸屬。


Jito 小費事件(按協議)

2025 年 4 月 1 日至 8 日

Pumpfun 在小費事件和總費用量上都達到了新的高點,超過了許多此前佔主導地位的協議。Pumpswap 也表現強勁,吸收了大量優先費用,其中很多費用此前曾與 Raydium v4 相關聯。值得注意的是,Bloom Router 在這一期間獲得了顯著的關注,成爲按小費量計算的最受打賞協議之一。與此同時,Jupiter v6 在事件數量和費用份額上急劇下降,標志着與早期快照相比,網路相關性的顯著下降。

解釋

隨着時間的推移,Jito 小費的組成發生了變化——不僅體現在哪些協議佔主導地位,還體現在使用的碎片化和多樣化程度上。

小費量跟隨 PvP 活動變化

隨着 Jito 在 Solana 交易堆棧中變得更加深入,小費流量越來越多地跟隨高強度的 PvP 風格環境。尤其是在 Pumpswap 的崛起中尤爲明顯,到 2025 年 4 月,Pumpswap 已吸收了大量的 Jito 小費量——其中很多曾經歸屬於 Raydium v4。

這反映出一個結構性的變化:Pump.fun 代幣正逐漸成熟爲可交易資產並流向 Pumpswap,而非 Raydium。MEV —— 以及小費 —— 緊隨其後。

從戰術到默認:

最初用於交換和清算中的精準時機,Jito 小費現在也被應用於基礎設施級任務:如預言機更新、再平衡、自動化等。目標不再是贏得比賽——而是確保可靠性。對許多協議而言,Jito 已成爲默認的納入路徑。

競爭性納入與分布式可靠性

並非所有小費都是相同的。競爭激烈的高價值交易——如狙擊交易和清算——仍然是小費量的主要來源,其中的出價有時超過數百 SOL。

與此同時,像訂單簿維護和前端默認設置這樣的長尾用例產生了大量小額小費。市場制造商和對沖策略依賴於吞吐量和一致性,而非主導地位——小費只需要足夠平滑地執行即可。

這些更廣泛的模式擴展了小費者的基礎,但並沒有大幅改變小費量的分布。最終,費用壓力依然集中在波動性上——以及那些最關心搶先交易的用戶。

波動性對 Jito 的影響

爲了評估交易者在波動市場中如何調整其費用策略,我們構建了一個數據集,將鏈上費用數據與自定義的復合波動性評分相結合。該評分捕捉了 SOL 價格波動的三個維度:

  • 每小時對數收益的標準差——基準價格波動
  • 最大 4 小時滾動標準差——短期波動
  • 日內波動百分比——突發的高低範圍波動

數據集中的每一天包含以下內容:

  • TIP_EVENTS——Jito 小費交易的數量
  • TIP_VOLUME_SOL——支付的 Jito 小費總 SOL 量
  • PRIORITY_FEE_SOL——通過 Solana 本地優先費用系統支付的 SOL 總量
  • JITO_TIP_DOMINANCE——通過 Jito 小費支付的總非基礎費用的份額

我們隨後計算了這些變量與每日波動性評分之間的皮爾遜相關性,以衡量行爲反應。

數據顯示什麼

TIP_EVENTS 與波動性的正相關性非常弱(r = 0.05)

  • → 這表明在市場波動較大的日子裏,使用 Jito 小費的交易次數幾乎沒有變化,用戶數量未明顯增加。
  • TIP_VOLUME_SOL 與波動性有更強的相關性(r = 0.19)→ 即使小費交易數量不變,用戶在波動期間支付的 SOL 小費總量明顯上升,表明他們願意支付更高費用以確保交易被打包。
  • JITO_TIP_DOMINANCE 也隨波動性略有上升(r ≈ 0.12)→ 顯示相較於 Solana 原生優先費系統,更多的邊際費用正在通過 Jito 通道流動。
  • PRIORITY_FEE_SOL 同樣與波動性呈溫和正相關(r ≈ 0.15)→ 說明交易者在高波動時段確實會更積極地支付更高費用,無論是通過 Jito 還是原生優先費。
  • 總結:市場波動時,雖然使用 Jito 小費的交易數量變化不大,但整體支付的費用明顯增加,且 Jito 漸漸成爲更受歡迎的支付路徑。

解讀

TIP_EVENTS 與波動性的弱相關性(r = 0.05)表明,市場波動並不會顯著增加 Jito 小費交易的數量。但 TIP_VOLUME_SOL 的較強相關性(r = 0.19)說明,在波動日,用戶在每筆交易上支付的 SOL 小費金額更高。

這意味着:

基礎用戶(如普通用戶與長尾協議)在波動期仍保持日常小費水平,不受市場情緒影響。

市場劇烈波動時,套利機會擴大,利潤變高,搜索者有能力支付更高的小費以爭取優先權。

高價值機會略有增加,導致搶奪打包順位的競爭加劇。

此外,JITO_TIP_DOMINANCE(Jito 在非基礎費用中的佔比)也與波動性正相關(r = 0.12),表明在波動日,更多的執行費用通過 Jito 支付,而不是 Solana 原生優先費用系統。

這反映出:用戶在波動期間並非更傾向使用 Jito,而是原本依賴 Jito 的用戶在每筆交易中願意花更多,以獲取可靠性與執行保障。

總結:波動性不會擴大 Jito 用戶羣,但會提升現有用戶的出價意願。Jito 在關鍵時刻變得更核心,不是因爲更多人用,而是因爲用的人花得更多,以確保速度、優先級與確定性。

小費用戶分類與付費動因

本節概述了關鍵用戶羣體及其支付小費的原因。當前,Jito 每天約處理 1300 萬筆小費交易,用戶每日總支出約爲 12,500 SOL。

BonkBot 用戶

jito ~50,000 筆交易/日 | 3K–5K 錢包/日 | 小費約 90–150 SOL/日

通過 Telegram 機器人(如 BonkBot)與網路交互的零售用戶。他們依賴 Jito 避免被夾單,而不是進行搶先交易。這個羣體注重時機和保護,但比 MEV 機器人更關注成本控制。查看活動信息

這裏

Photon 用戶

80K–120K Jito 筆交易/日 | ~4K 錢包/日 | 小費約 200–400 SOL/日

這些用戶通過 Photon 聚合器進行交換,有時通過第三方前端間接使用。尚不清楚是 Photon 本身提交這些交易包,還是由客戶端操作,但交易量相當可觀。查看活動信息

這裏

定制策略用戶

約佔 Jito 小費活動的 12%

與自定義合約交互的外部帳戶(EOA),通過這些合約批處理多個 DeFi 調用——如交換、閃電貸、清算等。這個羣體類似於 MEV 搜索者,但通過可編程執行操作。這些合約通常將邏輯和鏈上操作原子化,且經常進行池對池套利、清算或以特定方式執行交換。

Meme幣農民

行爲:發行代幣 → 模擬需求 → 等待真正的買家 → 使用 Jito 拉高並割韭菜

示例發行:Solscan 連結

示例賣出:Solscan 連結

一個新興的用戶羣體出現在 Pump.fun、Raydium 和 Pumpswap 上,操作的實質是一個鏈上割韭菜工廠。典型的操作流程如下:

一個錢包發行新代幣,通常是快速連續創建的多個代幣之一。

它通過 Jito 小費交易購買大部分供應量,以確保流動性控制和初始定價。

它通過將代幣分發到一系列控制的錢包,模擬有機活動,觸發價格波動和社交信號。

如果有真正的買家進入,錢包會迅速拋售頭寸——使用高額小費搶先退出並避免滑點。

通常,即使沒有真實的買家,它也會在興趣未能顯現時,迅速退出並將代幣拋售到流動性稀薄的市場。

這個羣體高度自動化、時間敏感,可能是許多可疑 Pump.fun 上線的幕後黑手。他們制造炒作,模擬需求,並利用 Jito 確保退出流動性——將速度轉化爲割韭菜的武器。

注意:其他錢包可能不會嚴格按照這一腳本操作,但會採用類似的策略:早期創建或收購代幣,模擬興趣,並通過高小費快速出售。

Jito 小費默認用戶

這些用戶通過像 Jupiter Exchange、Raydium 或其他常見前端應用進行小額 DeFi 交易,通常並未意識到自己正在使用 Jito 小費。由於小費默認集成到許多接口中,這些用戶能夠更快速地獲得交易納入,並受到 MEV 的保護,而無需主動選擇加入。

他們代表了一大羣注重便利性和可靠性的普通用戶,優先考慮使用簡單可靠的方式,而非精細調整的策略。他們的交易通常包含小額的默認小費,雖然他們的個人影響較小,但他們爲 Jito 使用的穩定基準做出了貢獻,使系統在後臺平穩運行。

狙擊手

狙擊手分爲兩種類型:一種是大規模的內部人士,他們會支付 10 到 800 SOL 的小費以確保優先進入,另一種是微型幣種機器人,每天在數十個項目的發行中撒下微小的小費。無論是爲了精確性還是概率優勢,這兩類都依賴 Jito 來確保交易進入區塊頂部。你可以在下面的部分查看一些最大的狙擊交易示例。

訂單簿與永續合約管理者

這些用戶與鏈上訂單簿(如 Phoenix、OpenBook)和永續合約平台(如 Zeta、Drift)互動,使用 Jito 小費來確保最佳執行和積極的倉位管理。他們是專注於庫存平衡、對沖和訂單維護的關鍵角色。

該羣體目前約佔 Jito 小費交易的 10%,盡管他們在總小費量中所佔份額較小。與以前幾個月相比,他們在交易數量上更爲突出,但在總 SOL 消耗上從未佔據主導地位,因爲他們的策略通常是頻繁、低小費並且以精確性爲重點。

最大的 Jito 交易

以下是一些不同類型的交易,其中 Jito 小費極高,並且支出得到了結果的證明。

以約 0.20 美元的價格購買 5M $TRUMP 代幣,並支付 357 SOL 小費

  • 4JCQ2YWQjqBzXJb8tFKc659fnKLH1qpqK4GauS3ANDFyvJub6esZDaT5sSHhF3GU4TVqJp8LjDaqwb1JBgZpmxD9

我們深入分析了該交易,發現 Trump 代幣立即被發送到一個名爲 ff.sol 的錢包,之後這些代幣被分發到大量錢包中。這些錢包在同一天開始賣出代幣,在我們審查的交易中,價格從 11 美元到 36 美元不等(示例1示例2示例3)。

在保守的假設下——將所有銷售定價爲 20 美元——這筆操作背後的人可能通過一個 10 萬美元的 Jito 小費獲得超過 9500 萬美元的利潤,成功獲取了初始分配。

Kamino 的 50K SOL 閃電貸款用於生成 636 SOL 的交易利潤,支付 547 SOL 小費。

  • 2zCXUjDmhKhHb4hh2UzT5XdsxEXD4cn7VjDAGSJBd6fH1at24UPjGUUFWLwyG1iZcFEC7nEMMiZ7q76KgrWRtqgM📷

這是一個自成一體的交易,找到了兩個 memecoin 池之間的低效,並進行了套利,立即產生了 89 SOL 的利潤。

購買了 156M greed2 代幣,花費 247 SOL,並支付了 804 SOL 小費。

  • 2sNJF8FsVqCXaqCSQMo1PubH3hhNEd3drJ8RTqhEV6uD3hKbNfDsHS7uFtHwHDbZjT1dfpA7UGUbba1nQLiM3ksy

代幣購買後,15 秒內開始被出售。小費支付者最終獲得了約 1,400 SOL 的淨利潤,扣除小費後,最終淨利潤爲約 600 SOL。

購買了 148M CURVE 代幣,花費 200 SOL,並支付了 851 SOL 小費。

  • 2zCXUjDmhKhHb4hh2UzT5XdsxEXD4cn7VjDAGSJBd6fH1at24UPjGUUFWLwyG1iZcFEC7nEMMiZ7q76KgrWRtqgM

代幣購買後,2 秒內開始被出售。小費支付者最終獲得了約 867 SOL 的淨利潤,扣除小費後,最終淨利潤爲約 16 SOL。

最後的想法

Jito 小費不再是一個小衆優化工具——它已成爲 Solana 收費市場的隱形支柱。從最初的 MEV 搜索工具,發展成了一個通用的可靠納入系統,驅動着從高風險套利到普通交換的各種操作。

小費的使用正在深化,而不是廣泛化:越來越多的用戶在被動地支付小費,但大部分交易量仍來自少數對延遲敏感的參與者,他們在市場波動時會加大投入。他們支出更多是因爲利潤空間足夠支撐。

小費行爲正在沿着兩個關鍵軸發生變化:

• 從戰術性(贏得插槽)→ 到結構性(確保納入)

• 從手動(自定義邏輯)→ 到環境性(用戶體驗默認和基礎設施接口)

Jito 的崛起標志着一種安靜但深遠的變化:納入不再是默認的——它需要競標。每一筆交易,無論是 MEV 打包還是前端交換,現在都在 SOL 中表達了緊迫性。

小費不僅僅是一個工具——它正在成爲一種協調層。今天的大部分小費並不直接用於關鍵狀態,但它們正在建立肌肉記憶。當競爭激烈時,Jito 已經作爲區塊空間競標機制的默認選擇存在。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 [Pine Analytics]。所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Pine Analytics]。若對本次轉載有異議,請聯系 Gate Learn 團隊,他們會及時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Gate Learn 團隊將文章翻譯成其他語言。除非另有說明,否則禁止復制、分發或抄襲翻譯文章。

Jito 在 Solana 深度探討中的角色

進階4/25/2025, 11:19:39 AM
本報告通過數據驅動的方式,解析 Jito Tips 的使用方式、用戶羣體及其使用原因。我們分析了錢包層級的行爲、協議歸屬、對波動性的反應以及用戶細分情況。

執行摘要

在過去兩年中,Jito Tips 已從一個用於 MEV 抽取的小衆工具,發展爲 Solana 上主導的交易優先級機制。如今,它們已佔據該網路大多數非基礎費用,並重塑了從高頻交易者到普通前端用戶等不同用戶之間爭奪區塊空間的方式。

本報告通過數據驅動的方式,解析了 Jito Tips 的使用方式、用戶羣體及其使用原因。我們從錢包層級行爲、協議歸屬、波動性反應以及用戶細分等維度進行分析——結果顯示,盡管小費的使用已相當普遍,但小費交易量仍主要集中在高價值、對延遲敏感的活動中。

主要發現包括:

Jito 目前已佔據超過 60% 的優先費用交易量,相較 2023 年 4 月的約 10% 有顯著增長。

波動性並不會提升小費事件的數量,而是會提高用戶在小費上的花費。

少數以 MEV 爲驅動的參與者貢獻了大多數小費交易量,特別是在 Pumpswap 和 Pump.fun 這類 PvP 環境中。

越來越多用戶通過前端被動打賞,採用默認的小額小費以提升交易的可靠性,而非獲取優勢。

協議層歸屬數據顯示小費流向正在動態轉變,隨着 Meme 幣的遷移,Raydium v4 的份額逐漸被像 Pumpswap 這樣的新平台取代。

Jito 已經悄然成爲 Solana 執行層的隱形引擎——不僅作爲一個競爭工具,而且作爲一個基線功能。隨着採用的繼續和集成的加深,它對區塊空間定價和優先級的影響只會越來越大。

Jito 小費使用趨勢

Jito 的顯著增長趨勢

我們觀察到的最穩定趨勢之一,是 Jito Tips 在與原生優先費用的對比中持續佔據主導地位:

在 2023 年 4 月,Jito Tips 僅佔優先費用中支付的 SOL 總額約 10%。

截至 2025 年初,Jito 已常態化地佔據超過 60% 的優先費用總量。

這表明 Jito 已成爲交易納入的首選機制,尤其受到高價值或對延遲敏感的參與者(如 MEV 從業者)的青睞。

2024 年末至 2025 年初的激增:錢包參與度激增

2024 年 10 月下旬至 2025 年 1 月期間,該網路不僅費用漲,而且 通過 Jito 泄露的錢包數量急劇增加。

這不僅僅是 MEV 機器人支付更多費用。峯值的驅動因素是:

  • Jito Tips 快速集成進錢包、聚合器和 Telegram 機器人等前端工具
  • 大量新用戶通過默認設置被動打賞
  • 在高吞吐期,即使是普通用戶也需要更快的交易納入

Jito 已從一個小衆的執行工具,順利轉變爲日常用戶的默認交易納入層。其採用率的飆升並非源於策略選擇,而是得益於流暢的用戶體驗設計。

這一高峯出現在 2025 年 1 月,隨後逐步回落,背後可能的推動因素包括:

  • Meme 幣投機熱潮
  • 搜索者的測試與嘗試
  • 市場波動性的降溫

盡管總費用水平回落至 2024 年第三季度的水平,但通過 Jito 打賞的錢包日活數量仍較之前翻倍——這表明 Solana 用戶行爲已發生深層次轉變,且這一趨勢已深植於其使用體驗中。

Jito小費的組成

我們構建了一個多層歸屬系統:包括直接的程序 ID 檢查、內部指令解析以及基於交易接近度的推斷方法。借助這一系統,即使在上下文極少的打包交易中,我們也能較爲準確地標記出大多數小費的來源協議。該過程共包含四個關鍵步驟:

第一步:收集小費交易

我們首先收集了在選定時間段內,所有向已知 Jito 小費錢包地址發送 SOL 的 Solana 交易。這構成了原始數據集,即涉及 Jito 小費的完整交易集合。

第二步:協議歸屬邏輯

接下來,我們通過識別每筆小費所關聯的 DeFi 協議(如有)來確定該小費的實際支付對象。我們採用了一個三層結構的歸屬流程:

  • 交易層歸屬:首先檢查每筆交易的頂層指令,查找是否包含已知 DeFi 協議的程序 ID。
  • 內部指令歸屬:如果頂層未命中,我們會進一步解析該交易的內部指令,以查找是否存在其他程序 ID。

籤名者-區塊接近度啓發式方法:

很多情況下,小費交易僅是一次簡單的 SOL 轉帳,沒有明確的程序交互。這是因爲用戶常以 Jito bundle 的形式提交交易,其中包含多筆交易(如 swap、mint、snipe)以及一筆用於激勵區塊納入的小費。

爲捕捉這類間接場景,我們在同一個區塊中掃描由同一用戶籤名的其他交易,並解析這些交易的外部和內部指令,判斷是否涉及已知 DeFi 協議。一旦發現交互,我們便將相應的小費歸屬於該協議。

第三步:處理多協議交易

當一筆小費交易關聯多個程序 ID 時,我們會將該小費金額和交易次數平均分配給所識別出的協議。這種處理方式避免了重復計算,確保歸屬的公平性和平衡性。

第四步:未歸屬交易

對於無法明確歸屬至任何已知 DeFi 協議的小費交易,我們將其歸爲“其他”類別。這類情況通常包括:

  • 自定義合約
  • 新型或小衆集成
  • 由不常見操作或工具觸發的小費行爲

數據結果(數據)

我們分析了四個時間快照下的 Jito 小費行爲,分別比較了以下兩類數據:

  • 小費事件數 —— 與特定協議交互的 Jito 小費交易數量
  • 小費總額(以 SOL 計)—— 涉及該協議的交易中,打賞給 Jito 的 SOL 總量


Jito 小費事件(按協議)

2024 年 5 月 10 日至 17 日

Raydium v4 在小費事件數和總費用量上均佔據主導地位,成爲 Solana 上緊急交易的主要來源。jup_v6、Photon 和 Meteora 也有明顯佔比,而大量小型合約則構成了長尾部分。

“大量歸爲‘其他’的部分”突顯了早期尚未分類的 MEV 與機器人活動的廣泛分布。


Jito 小費事件(按協議)

2024 年 10 月 10 日至 17 日

Raydium v4 繼續保持在費用量上的主導地位,並且在事件數量上進一步上升。jup_v6 和 Pumpfun 在這兩個指標上也有所增長,表明其使用強度增強。值得注意的是,Labeled_mev_bot_1 成爲一個顯著的貢獻者,而“其他”類別仍然佔據較大份額,表明新興或未識別程序的活動正在增長。


Jito 小費事件(按協議)

2025 年 1 月 10 日至 17 日

Raydium v4 仍然領先所有類別,但其份額有所下降,而 Pumpfun 和 Meteora 則獲得了更多的增長。不同、較低頻次的參與者(如 Bonkbot、Zeta、Photon)的增加反映了生態系統使用的擴展。“其他”類別繼續縮小,因爲更多的合約已被正確歸屬。


Jito 小費事件(按協議)

2025 年 4 月 1 日至 8 日

Pumpfun 在小費事件和總費用量上都達到了新的高點,超過了許多此前佔主導地位的協議。Pumpswap 也表現強勁,吸收了大量優先費用,其中很多費用此前曾與 Raydium v4 相關聯。值得注意的是,Bloom Router 在這一期間獲得了顯著的關注,成爲按小費量計算的最受打賞協議之一。與此同時,Jupiter v6 在事件數量和費用份額上急劇下降,標志着與早期快照相比,網路相關性的顯著下降。

解釋

隨着時間的推移,Jito 小費的組成發生了變化——不僅體現在哪些協議佔主導地位,還體現在使用的碎片化和多樣化程度上。

小費量跟隨 PvP 活動變化

隨着 Jito 在 Solana 交易堆棧中變得更加深入,小費流量越來越多地跟隨高強度的 PvP 風格環境。尤其是在 Pumpswap 的崛起中尤爲明顯,到 2025 年 4 月,Pumpswap 已吸收了大量的 Jito 小費量——其中很多曾經歸屬於 Raydium v4。

這反映出一個結構性的變化:Pump.fun 代幣正逐漸成熟爲可交易資產並流向 Pumpswap,而非 Raydium。MEV —— 以及小費 —— 緊隨其後。

從戰術到默認:

最初用於交換和清算中的精準時機,Jito 小費現在也被應用於基礎設施級任務:如預言機更新、再平衡、自動化等。目標不再是贏得比賽——而是確保可靠性。對許多協議而言,Jito 已成爲默認的納入路徑。

競爭性納入與分布式可靠性

並非所有小費都是相同的。競爭激烈的高價值交易——如狙擊交易和清算——仍然是小費量的主要來源,其中的出價有時超過數百 SOL。

與此同時,像訂單簿維護和前端默認設置這樣的長尾用例產生了大量小額小費。市場制造商和對沖策略依賴於吞吐量和一致性,而非主導地位——小費只需要足夠平滑地執行即可。

這些更廣泛的模式擴展了小費者的基礎,但並沒有大幅改變小費量的分布。最終,費用壓力依然集中在波動性上——以及那些最關心搶先交易的用戶。

波動性對 Jito 的影響

爲了評估交易者在波動市場中如何調整其費用策略,我們構建了一個數據集,將鏈上費用數據與自定義的復合波動性評分相結合。該評分捕捉了 SOL 價格波動的三個維度:

  • 每小時對數收益的標準差——基準價格波動
  • 最大 4 小時滾動標準差——短期波動
  • 日內波動百分比——突發的高低範圍波動

數據集中的每一天包含以下內容:

  • TIP_EVENTS——Jito 小費交易的數量
  • TIP_VOLUME_SOL——支付的 Jito 小費總 SOL 量
  • PRIORITY_FEE_SOL——通過 Solana 本地優先費用系統支付的 SOL 總量
  • JITO_TIP_DOMINANCE——通過 Jito 小費支付的總非基礎費用的份額

我們隨後計算了這些變量與每日波動性評分之間的皮爾遜相關性,以衡量行爲反應。

數據顯示什麼

TIP_EVENTS 與波動性的正相關性非常弱(r = 0.05)

  • → 這表明在市場波動較大的日子裏,使用 Jito 小費的交易次數幾乎沒有變化,用戶數量未明顯增加。
  • TIP_VOLUME_SOL 與波動性有更強的相關性(r = 0.19)→ 即使小費交易數量不變,用戶在波動期間支付的 SOL 小費總量明顯上升,表明他們願意支付更高費用以確保交易被打包。
  • JITO_TIP_DOMINANCE 也隨波動性略有上升(r ≈ 0.12)→ 顯示相較於 Solana 原生優先費系統,更多的邊際費用正在通過 Jito 通道流動。
  • PRIORITY_FEE_SOL 同樣與波動性呈溫和正相關(r ≈ 0.15)→ 說明交易者在高波動時段確實會更積極地支付更高費用,無論是通過 Jito 還是原生優先費。
  • 總結:市場波動時,雖然使用 Jito 小費的交易數量變化不大,但整體支付的費用明顯增加,且 Jito 漸漸成爲更受歡迎的支付路徑。

解讀

TIP_EVENTS 與波動性的弱相關性(r = 0.05)表明,市場波動並不會顯著增加 Jito 小費交易的數量。但 TIP_VOLUME_SOL 的較強相關性(r = 0.19)說明,在波動日,用戶在每筆交易上支付的 SOL 小費金額更高。

這意味着:

基礎用戶(如普通用戶與長尾協議)在波動期仍保持日常小費水平,不受市場情緒影響。

市場劇烈波動時,套利機會擴大,利潤變高,搜索者有能力支付更高的小費以爭取優先權。

高價值機會略有增加,導致搶奪打包順位的競爭加劇。

此外,JITO_TIP_DOMINANCE(Jito 在非基礎費用中的佔比)也與波動性正相關(r = 0.12),表明在波動日,更多的執行費用通過 Jito 支付,而不是 Solana 原生優先費用系統。

這反映出:用戶在波動期間並非更傾向使用 Jito,而是原本依賴 Jito 的用戶在每筆交易中願意花更多,以獲取可靠性與執行保障。

總結:波動性不會擴大 Jito 用戶羣,但會提升現有用戶的出價意願。Jito 在關鍵時刻變得更核心,不是因爲更多人用,而是因爲用的人花得更多,以確保速度、優先級與確定性。

小費用戶分類與付費動因

本節概述了關鍵用戶羣體及其支付小費的原因。當前,Jito 每天約處理 1300 萬筆小費交易,用戶每日總支出約爲 12,500 SOL。

BonkBot 用戶

jito ~50,000 筆交易/日 | 3K–5K 錢包/日 | 小費約 90–150 SOL/日

通過 Telegram 機器人(如 BonkBot)與網路交互的零售用戶。他們依賴 Jito 避免被夾單,而不是進行搶先交易。這個羣體注重時機和保護,但比 MEV 機器人更關注成本控制。查看活動信息

這裏

Photon 用戶

80K–120K Jito 筆交易/日 | ~4K 錢包/日 | 小費約 200–400 SOL/日

這些用戶通過 Photon 聚合器進行交換,有時通過第三方前端間接使用。尚不清楚是 Photon 本身提交這些交易包,還是由客戶端操作,但交易量相當可觀。查看活動信息

這裏

定制策略用戶

約佔 Jito 小費活動的 12%

與自定義合約交互的外部帳戶(EOA),通過這些合約批處理多個 DeFi 調用——如交換、閃電貸、清算等。這個羣體類似於 MEV 搜索者,但通過可編程執行操作。這些合約通常將邏輯和鏈上操作原子化,且經常進行池對池套利、清算或以特定方式執行交換。

Meme幣農民

行爲:發行代幣 → 模擬需求 → 等待真正的買家 → 使用 Jito 拉高並割韭菜

示例發行:Solscan 連結

示例賣出:Solscan 連結

一個新興的用戶羣體出現在 Pump.fun、Raydium 和 Pumpswap 上,操作的實質是一個鏈上割韭菜工廠。典型的操作流程如下:

一個錢包發行新代幣,通常是快速連續創建的多個代幣之一。

它通過 Jito 小費交易購買大部分供應量,以確保流動性控制和初始定價。

它通過將代幣分發到一系列控制的錢包,模擬有機活動,觸發價格波動和社交信號。

如果有真正的買家進入,錢包會迅速拋售頭寸——使用高額小費搶先退出並避免滑點。

通常,即使沒有真實的買家,它也會在興趣未能顯現時,迅速退出並將代幣拋售到流動性稀薄的市場。

這個羣體高度自動化、時間敏感,可能是許多可疑 Pump.fun 上線的幕後黑手。他們制造炒作,模擬需求,並利用 Jito 確保退出流動性——將速度轉化爲割韭菜的武器。

注意:其他錢包可能不會嚴格按照這一腳本操作,但會採用類似的策略:早期創建或收購代幣,模擬興趣,並通過高小費快速出售。

Jito 小費默認用戶

這些用戶通過像 Jupiter Exchange、Raydium 或其他常見前端應用進行小額 DeFi 交易,通常並未意識到自己正在使用 Jito 小費。由於小費默認集成到許多接口中,這些用戶能夠更快速地獲得交易納入,並受到 MEV 的保護,而無需主動選擇加入。

他們代表了一大羣注重便利性和可靠性的普通用戶,優先考慮使用簡單可靠的方式,而非精細調整的策略。他們的交易通常包含小額的默認小費,雖然他們的個人影響較小,但他們爲 Jito 使用的穩定基準做出了貢獻,使系統在後臺平穩運行。

狙擊手

狙擊手分爲兩種類型:一種是大規模的內部人士,他們會支付 10 到 800 SOL 的小費以確保優先進入,另一種是微型幣種機器人,每天在數十個項目的發行中撒下微小的小費。無論是爲了精確性還是概率優勢,這兩類都依賴 Jito 來確保交易進入區塊頂部。你可以在下面的部分查看一些最大的狙擊交易示例。

訂單簿與永續合約管理者

這些用戶與鏈上訂單簿(如 Phoenix、OpenBook)和永續合約平台(如 Zeta、Drift)互動,使用 Jito 小費來確保最佳執行和積極的倉位管理。他們是專注於庫存平衡、對沖和訂單維護的關鍵角色。

該羣體目前約佔 Jito 小費交易的 10%,盡管他們在總小費量中所佔份額較小。與以前幾個月相比,他們在交易數量上更爲突出,但在總 SOL 消耗上從未佔據主導地位,因爲他們的策略通常是頻繁、低小費並且以精確性爲重點。

最大的 Jito 交易

以下是一些不同類型的交易,其中 Jito 小費極高,並且支出得到了結果的證明。

以約 0.20 美元的價格購買 5M $TRUMP 代幣,並支付 357 SOL 小費

  • 4JCQ2YWQjqBzXJb8tFKc659fnKLH1qpqK4GauS3ANDFyvJub6esZDaT5sSHhF3GU4TVqJp8LjDaqwb1JBgZpmxD9

我們深入分析了該交易,發現 Trump 代幣立即被發送到一個名爲 ff.sol 的錢包,之後這些代幣被分發到大量錢包中。這些錢包在同一天開始賣出代幣,在我們審查的交易中,價格從 11 美元到 36 美元不等(示例1示例2示例3)。

在保守的假設下——將所有銷售定價爲 20 美元——這筆操作背後的人可能通過一個 10 萬美元的 Jito 小費獲得超過 9500 萬美元的利潤,成功獲取了初始分配。

Kamino 的 50K SOL 閃電貸款用於生成 636 SOL 的交易利潤,支付 547 SOL 小費。

  • 2zCXUjDmhKhHb4hh2UzT5XdsxEXD4cn7VjDAGSJBd6fH1at24UPjGUUFWLwyG1iZcFEC7nEMMiZ7q76KgrWRtqgM📷

這是一個自成一體的交易,找到了兩個 memecoin 池之間的低效,並進行了套利,立即產生了 89 SOL 的利潤。

購買了 156M greed2 代幣,花費 247 SOL,並支付了 804 SOL 小費。

  • 2sNJF8FsVqCXaqCSQMo1PubH3hhNEd3drJ8RTqhEV6uD3hKbNfDsHS7uFtHwHDbZjT1dfpA7UGUbba1nQLiM3ksy

代幣購買後,15 秒內開始被出售。小費支付者最終獲得了約 1,400 SOL 的淨利潤,扣除小費後,最終淨利潤爲約 600 SOL。

購買了 148M CURVE 代幣,花費 200 SOL,並支付了 851 SOL 小費。

  • 2zCXUjDmhKhHb4hh2UzT5XdsxEXD4cn7VjDAGSJBd6fH1at24UPjGUUFWLwyG1iZcFEC7nEMMiZ7q76KgrWRtqgM

代幣購買後,2 秒內開始被出售。小費支付者最終獲得了約 867 SOL 的淨利潤,扣除小費後,最終淨利潤爲約 16 SOL。

最後的想法

Jito 小費不再是一個小衆優化工具——它已成爲 Solana 收費市場的隱形支柱。從最初的 MEV 搜索工具,發展成了一個通用的可靠納入系統,驅動着從高風險套利到普通交換的各種操作。

小費的使用正在深化,而不是廣泛化:越來越多的用戶在被動地支付小費,但大部分交易量仍來自少數對延遲敏感的參與者,他們在市場波動時會加大投入。他們支出更多是因爲利潤空間足夠支撐。

小費行爲正在沿着兩個關鍵軸發生變化:

• 從戰術性(贏得插槽)→ 到結構性(確保納入)

• 從手動(自定義邏輯)→ 到環境性(用戶體驗默認和基礎設施接口)

Jito 的崛起標志着一種安靜但深遠的變化:納入不再是默認的——它需要競標。每一筆交易,無論是 MEV 打包還是前端交換,現在都在 SOL 中表達了緊迫性。

小費不僅僅是一個工具——它正在成爲一種協調層。今天的大部分小費並不直接用於關鍵狀態,但它們正在建立肌肉記憶。當競爭激烈時,Jito 已經作爲區塊空間競標機制的默認選擇存在。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 [Pine Analytics]。所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Pine Analytics]。若對本次轉載有異議,請聯系 Gate Learn 團隊,他們會及時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Gate Learn 團隊將文章翻譯成其他語言。除非另有說明,否則禁止復制、分發或抄襲翻譯文章。
Начните торговать сейчас
Зарегистрируйтесь сейчас и получите ваучер на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