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幺是元宇宙

新手11/21/2022, 10:15:47 AM
基於虛擬現實(VR)的嶄新世界。

前言

1992年,美國小說家尼爾·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創作了著名科幻小說《雪崩》(Snow Crash), 書中,人類在一個三維虛擬環境中進行交互,而這樣的交互空間生動模擬了現實世界。“元宇宙”概念正是源於此書,自此之後,“元宇宙” 用來指代基於虛擬現實的嶄新世界。

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元宇宙”(“Metaverse”)是一群人共享的虛擬空間。“Metaverse”這個詞由兩部分組成,前綴“META”在計算機領域稱為“元”,而“Verse”則代錶宇宙“Universe”。元宇宙被認為是基於VR、AR、AI等技術的下一代通信互聯網。

用VR設備才能進入這個將各種數字環境連接在一起的虛擬世界,但與如今常用於游戲中的VR設備所帶來的體驗感不衕。在元宇宙創建的虛擬世界裏,你可以進行平時生活中的任何活動,比如工作、游戲、參加音樂會、看電影,甚至還能與朋友或其他地方的任何人進行互動。

簡單來說,你可以將元宇宙想象成電影《頭號玩家》中的“綠洲”。你所要做的就是創建一個自己的3D圖像,或者叫“虛擬化身”,它會是你在元宇宙虛擬世界中的分身,代錶你體驗在現實世界中無法體驗到的一切。

但至今為止,元宇宙更多地還衹是停留在理念階段,並沒有統一精確且達成一緻的定義。

始於VR,但不止VR

通常,圍繞VR和AR技術的討論熱潮每幾年就會出現一次,但相關熱度很快就會消退。有人認為元宇宙是這種VR熱潮的延續,但實際上,元宇宙的內容較之VR、AR要更加廣泛。

2021年3月10日,Roblox在紐交所上市,股價首日大漲45%,成為“元宇宙第一股”。

Roblox CEO以八大要素定義元宇宙: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遲、多元化、隨地、經濟系統、文明。

元宇宙的錶現形式大多以游戲為起點,並逐漸整合互聯網、數字化娛樂、社交網絡等功能,長期來看甚至可以整合社會經濟與商業活動。它是通過核心工具如游戲引擎、數字孿生、數字原生及虛實相生等來連接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目前來看,元宇宙的四大核心應用包括游戲、藝術、生活及工作。

元宇宙會是互聯網新模式嗎

噹前的互聯網已經不能稱為先進生產力,互聯網的內容形態對用戶的吸引力明顯,社媒狀態也相對飽和。在此時元宇宙的出現,不僅增加用戶體驗的維度,還孕育出新的內容形態與方曏,待開發的「世界」有望具備“碾壓式”的競爭力,成為新一代的互聯網模式,乃至人們生活的重要部分。

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剋·扎剋伯格在2021年10月宣布公司改名為Meta,並宣布投資150億美元扶持元宇宙內容創作,徹底引爆元宇宙。以Facebook更名“Meta”為基點,全球科技巨頭跑步入場元宇宙。無論是Meta這類從移動互聯網開始崛起的新勢力玩家,還是微軟這種從互聯網開始就參與其中、曆經產業多輪更迭的老牌玩家,均在搶占“元宇宙”的先機。

不過讓元宇宙成真尚有很多未解難題,而其相關討論集中在投資大佬和科技巨頭這部分人中,如果元宇宙真的是互聯網的未來,他們誰都不希望落於人後。

此外,我們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世界賴以發展的技術在以一種新的方式出現。尤其是隨著VR游戲的發展,以及一些高難度的技術不再像之前那幺“復雜”,這種感覺更為深刻。

關於「元宇宙」的質疑

言過其實,過度美化的概念

在元宇宙熱度上漲的初期,很多反對者認為其不過是言過其實的花頭。現實是:人們不過就是正在從現實世界更沉浸地跨入虛擬世界,而這虛擬世界其實早已存在。

「虛擬」二字給人們帶來了無儘的想象力與創造驅動力,但衕時也帶來了很多未知的不確定性。在元宇宙世界中產生的隱私和信息安全等,都是目前需要完善、解決的問題。在現實生活中都存在問題的實名驗證,在元宇宙中也是待考慮的。

元宇宙並不能算新鮮事

早在2021年元宇宙成為市場關註的焦點前,人們已經用其他的方式在暢想「元宇宙」。較為直觀的錶現是書籍、影視作品,比如1999年上映的《黑客帝國》,裏麵的人物帶上裝置後可以完全活在虛擬世界裏,感受不到任何與現實世界的區別,甚至不能分辨出與你交談的是AI還是真人。

2006年開始連載的小說《三體》,裏麵的人物戴上感應裝備後即可置身於虛擬世界,在其中探索發現,甚至連體感都是衕步的。改編自美國小說家邁剋爾·剋萊頓導演和編劇的1973年衕名科幻電視劇《西部世界》,刀劍不入的身軀,任意而為的世界……

風靡一時的2018年電影《頭號玩家》中衹需戴上VR即可進入與現實世界截然不衕的虛擬世界,刺激驚險的場景就在眼前發生。

現在看來,這些作品都有元宇宙的影子。曾經的科幻書影如今正在逐步成為可接觸到的現實。

你以為的去中心化,其背後仍是大廠掌控

臉書改名為Meta後,被網友戲稱其經營的元宇宙可以取名為「祖宙」──元宇宙裏最龐大、由祖剋柏(馬剋·扎剋伯格另一譯名)大神所掌管的子宇宙。其管理者為私人上市公司,最終經營目的是利益化,而不是社會福利推廣。

與元宇宙高度綁定的還有區塊鏈、虛擬貨幣等新興概念,以及股價扶搖直上的元宇宙上市公司。元宇宙前期的數據搭建、技術支持、平檯探索等都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資金的支持,這並不是一個慈善事業。元宇宙真正成為現實,獲益的是普通人嗎?至少影響範圍是包括了普通人的生活。

元宇宙能成真嗎?

近年來,VR技術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其人氣愈發高漲。此外,NFT和AI等技術的落地和發展,也是元宇宙概念在去年爆火的基礎。

元宇宙是沉浸式的虛擬世界,在元宇宙中可以進行社會生活所必須的社交、交易等活動,但由於元宇宙在交易方麵的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NFT可以算是目前較為直接、簡單的錶現形式。非衕質化代幣(NFT)具有不可替代性、獨一無二性、不可分割性、低兼容性以及物品屬性。其市場透明度及產品的單一流通渠道,使得NFT成為構建元宇宙的經濟基礎,確定了虛擬資產的唯一性及可確權性。

換言之,元宇宙是由NFT組成的,大到房子小到衣服,衹要是可以被用戶私人所有的事物,便可以把它鑄造成NFT來進行交易或社交。不僅如此,NFT改變了以往虛擬資產的發放者模式,它可以讓用戶自己鑄造NFT並獲得收益,還可以跨平檯轉移資產,維護了元宇宙的去中心化。

但是人們對NFT產品(該產品提供一種標記原生數字資產所有權的方法)的興趣暴增,從側麵反映了虛擬經濟的運作方式。更先進的數字世界可能需要性能更好、更強、更穩定的連接,而這樣的連接恰是5G網絡能實現的。

儘管如此,但就目前而言,元宇宙仍處於起步階段,或者說衹是一個雄心勃勃的想法,誰也無法斷定它未來能不能成真,但我們將看到科技巨頭們在未來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會為了讓元宇宙概念早日成功落地而爭相進行開發。

元宇宙的雛形

目前,某些游戲已經被認為是元宇宙的雛形。

在游戲《堡壘之夜》中,人們可以聚在一起欣賞虛擬音樂會,彌補疫情蔓延無法外出的遺憾;在《Decentraland》中,多家人們耳熟能詳的大公司已經搶先“入駐元宇宙”。

還有風靡世界的《俠盜賽車手》裏的GTA(Grand Theft Auto)世界,你可以隨意捏人形作為人物形象,整個世界裏的一切也都可以隨意改變且捏型,並且具有虛擬資產交易功能,不禁讓人覺得有點接近「元宇宙」。

在《我的世界》中玩家可以通過個人喜好「創造世界」,VR版把體驗值拉滿,讓人有置身於元宇宙的感覺。

還有一些可以使用NFT進行交易的游戲,如AXIE、PVU等,在游戲裏解鎖不衕物種,獲得一定的奬勵並使用虛擬資產通過NFT作為交易。

結語

目前人們對仍在解鎖更多內容形式的「元宇宙」已然產生了濃烈的興趣。在不遠的未來,元宇宙會以什幺樣的方式參與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成為習以為常的重要部分呢?是否會給每個人帶來衕時超越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雙超越」人生體驗呢?

元宇宙可能會帶來各種便利與享受,但也希望讀者能夠保持清醒,在了解媒體報道吹捧元宇宙的豐富資訊廣告之外,也要跳脫這些資訊廣告所設下的思考框架。了解更多信息,請關註Gate Learn.

المؤلف: Rena
المترجم: Binyu
المراجع (المراجعين): Hugo, Echo, Piper
* لا يُقصد من المعلومات أن تكون أو أن تشكل نصيحة مالية أو أي توصية أخرى من أي نوع تقدمها منصة Gate.io أو تصادق عليها .
* لا يجوز إعادة إنتاج هذه المقالة أو نقلها أو نسخها دون الرجوع إلى منصة Gate.io. المخالفة هي انتهاك لقانون حقوق الطبع والنشر وقد تخضع لإجراءات قانونية.

什幺是元宇宙

新手11/21/2022, 10:15:47 AM
基於虛擬現實(VR)的嶄新世界。

前言

1992年,美國小說家尼爾·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創作了著名科幻小說《雪崩》(Snow Crash), 書中,人類在一個三維虛擬環境中進行交互,而這樣的交互空間生動模擬了現實世界。“元宇宙”概念正是源於此書,自此之後,“元宇宙” 用來指代基於虛擬現實的嶄新世界。

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元宇宙”(“Metaverse”)是一群人共享的虛擬空間。“Metaverse”這個詞由兩部分組成,前綴“META”在計算機領域稱為“元”,而“Verse”則代錶宇宙“Universe”。元宇宙被認為是基於VR、AR、AI等技術的下一代通信互聯網。

用VR設備才能進入這個將各種數字環境連接在一起的虛擬世界,但與如今常用於游戲中的VR設備所帶來的體驗感不衕。在元宇宙創建的虛擬世界裏,你可以進行平時生活中的任何活動,比如工作、游戲、參加音樂會、看電影,甚至還能與朋友或其他地方的任何人進行互動。

簡單來說,你可以將元宇宙想象成電影《頭號玩家》中的“綠洲”。你所要做的就是創建一個自己的3D圖像,或者叫“虛擬化身”,它會是你在元宇宙虛擬世界中的分身,代錶你體驗在現實世界中無法體驗到的一切。

但至今為止,元宇宙更多地還衹是停留在理念階段,並沒有統一精確且達成一緻的定義。

始於VR,但不止VR

通常,圍繞VR和AR技術的討論熱潮每幾年就會出現一次,但相關熱度很快就會消退。有人認為元宇宙是這種VR熱潮的延續,但實際上,元宇宙的內容較之VR、AR要更加廣泛。

2021年3月10日,Roblox在紐交所上市,股價首日大漲45%,成為“元宇宙第一股”。

Roblox CEO以八大要素定義元宇宙: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遲、多元化、隨地、經濟系統、文明。

元宇宙的錶現形式大多以游戲為起點,並逐漸整合互聯網、數字化娛樂、社交網絡等功能,長期來看甚至可以整合社會經濟與商業活動。它是通過核心工具如游戲引擎、數字孿生、數字原生及虛實相生等來連接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目前來看,元宇宙的四大核心應用包括游戲、藝術、生活及工作。

元宇宙會是互聯網新模式嗎

噹前的互聯網已經不能稱為先進生產力,互聯網的內容形態對用戶的吸引力明顯,社媒狀態也相對飽和。在此時元宇宙的出現,不僅增加用戶體驗的維度,還孕育出新的內容形態與方曏,待開發的「世界」有望具備“碾壓式”的競爭力,成為新一代的互聯網模式,乃至人們生活的重要部分。

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剋·扎剋伯格在2021年10月宣布公司改名為Meta,並宣布投資150億美元扶持元宇宙內容創作,徹底引爆元宇宙。以Facebook更名“Meta”為基點,全球科技巨頭跑步入場元宇宙。無論是Meta這類從移動互聯網開始崛起的新勢力玩家,還是微軟這種從互聯網開始就參與其中、曆經產業多輪更迭的老牌玩家,均在搶占“元宇宙”的先機。

不過讓元宇宙成真尚有很多未解難題,而其相關討論集中在投資大佬和科技巨頭這部分人中,如果元宇宙真的是互聯網的未來,他們誰都不希望落於人後。

此外,我們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世界賴以發展的技術在以一種新的方式出現。尤其是隨著VR游戲的發展,以及一些高難度的技術不再像之前那幺“復雜”,這種感覺更為深刻。

關於「元宇宙」的質疑

言過其實,過度美化的概念

在元宇宙熱度上漲的初期,很多反對者認為其不過是言過其實的花頭。現實是:人們不過就是正在從現實世界更沉浸地跨入虛擬世界,而這虛擬世界其實早已存在。

「虛擬」二字給人們帶來了無儘的想象力與創造驅動力,但衕時也帶來了很多未知的不確定性。在元宇宙世界中產生的隱私和信息安全等,都是目前需要完善、解決的問題。在現實生活中都存在問題的實名驗證,在元宇宙中也是待考慮的。

元宇宙並不能算新鮮事

早在2021年元宇宙成為市場關註的焦點前,人們已經用其他的方式在暢想「元宇宙」。較為直觀的錶現是書籍、影視作品,比如1999年上映的《黑客帝國》,裏麵的人物帶上裝置後可以完全活在虛擬世界裏,感受不到任何與現實世界的區別,甚至不能分辨出與你交談的是AI還是真人。

2006年開始連載的小說《三體》,裏麵的人物戴上感應裝備後即可置身於虛擬世界,在其中探索發現,甚至連體感都是衕步的。改編自美國小說家邁剋爾·剋萊頓導演和編劇的1973年衕名科幻電視劇《西部世界》,刀劍不入的身軀,任意而為的世界……

風靡一時的2018年電影《頭號玩家》中衹需戴上VR即可進入與現實世界截然不衕的虛擬世界,刺激驚險的場景就在眼前發生。

現在看來,這些作品都有元宇宙的影子。曾經的科幻書影如今正在逐步成為可接觸到的現實。

你以為的去中心化,其背後仍是大廠掌控

臉書改名為Meta後,被網友戲稱其經營的元宇宙可以取名為「祖宙」──元宇宙裏最龐大、由祖剋柏(馬剋·扎剋伯格另一譯名)大神所掌管的子宇宙。其管理者為私人上市公司,最終經營目的是利益化,而不是社會福利推廣。

與元宇宙高度綁定的還有區塊鏈、虛擬貨幣等新興概念,以及股價扶搖直上的元宇宙上市公司。元宇宙前期的數據搭建、技術支持、平檯探索等都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資金的支持,這並不是一個慈善事業。元宇宙真正成為現實,獲益的是普通人嗎?至少影響範圍是包括了普通人的生活。

元宇宙能成真嗎?

近年來,VR技術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其人氣愈發高漲。此外,NFT和AI等技術的落地和發展,也是元宇宙概念在去年爆火的基礎。

元宇宙是沉浸式的虛擬世界,在元宇宙中可以進行社會生活所必須的社交、交易等活動,但由於元宇宙在交易方麵的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NFT可以算是目前較為直接、簡單的錶現形式。非衕質化代幣(NFT)具有不可替代性、獨一無二性、不可分割性、低兼容性以及物品屬性。其市場透明度及產品的單一流通渠道,使得NFT成為構建元宇宙的經濟基礎,確定了虛擬資產的唯一性及可確權性。

換言之,元宇宙是由NFT組成的,大到房子小到衣服,衹要是可以被用戶私人所有的事物,便可以把它鑄造成NFT來進行交易或社交。不僅如此,NFT改變了以往虛擬資產的發放者模式,它可以讓用戶自己鑄造NFT並獲得收益,還可以跨平檯轉移資產,維護了元宇宙的去中心化。

但是人們對NFT產品(該產品提供一種標記原生數字資產所有權的方法)的興趣暴增,從側麵反映了虛擬經濟的運作方式。更先進的數字世界可能需要性能更好、更強、更穩定的連接,而這樣的連接恰是5G網絡能實現的。

儘管如此,但就目前而言,元宇宙仍處於起步階段,或者說衹是一個雄心勃勃的想法,誰也無法斷定它未來能不能成真,但我們將看到科技巨頭們在未來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會為了讓元宇宙概念早日成功落地而爭相進行開發。

元宇宙的雛形

目前,某些游戲已經被認為是元宇宙的雛形。

在游戲《堡壘之夜》中,人們可以聚在一起欣賞虛擬音樂會,彌補疫情蔓延無法外出的遺憾;在《Decentraland》中,多家人們耳熟能詳的大公司已經搶先“入駐元宇宙”。

還有風靡世界的《俠盜賽車手》裏的GTA(Grand Theft Auto)世界,你可以隨意捏人形作為人物形象,整個世界裏的一切也都可以隨意改變且捏型,並且具有虛擬資產交易功能,不禁讓人覺得有點接近「元宇宙」。

在《我的世界》中玩家可以通過個人喜好「創造世界」,VR版把體驗值拉滿,讓人有置身於元宇宙的感覺。

還有一些可以使用NFT進行交易的游戲,如AXIE、PVU等,在游戲裏解鎖不衕物種,獲得一定的奬勵並使用虛擬資產通過NFT作為交易。

結語

目前人們對仍在解鎖更多內容形式的「元宇宙」已然產生了濃烈的興趣。在不遠的未來,元宇宙會以什幺樣的方式參與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成為習以為常的重要部分呢?是否會給每個人帶來衕時超越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雙超越」人生體驗呢?

元宇宙可能會帶來各種便利與享受,但也希望讀者能夠保持清醒,在了解媒體報道吹捧元宇宙的豐富資訊廣告之外,也要跳脫這些資訊廣告所設下的思考框架。了解更多信息,請關註Gate Learn.

المؤلف: Rena
المترجم: Binyu
المراجع (المراجعين): Hugo, Echo, Piper
* لا يُقصد من المعلومات أن تكون أو أن تشكل نصيحة مالية أو أي توصية أخرى من أي نوع تقدمها منصة Gate.io أو تصادق عليها .
* لا يجوز إعادة إنتاج هذه المقالة أو نقلها أو نسخها دون الرجوع إلى منصة Gate.io. المخالفة هي انتهاك لقانون حقوق الطبع والنشر وقد تخضع لإجراءات قانونية.
ابدأ التداول الآن
اشترك وتداول لتحصل على جوائز ذهبية بقيمة
100 دولار أمريكي
و
5500 دولارًا أمريكيًا
لتجربة الإدارة المالية الذهبي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