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 Network 是一個基於移動端的去中心化加密貨幣項目,旨在通過低門檻的參與方式(如智能手機挖礦)實現區塊鏈技術的普及化。用戶僅需通過手機應用即可參與挖礦,無需專業硬件或高能耗,以此降低傳統挖礦對高性能設備和能源的依賴。
目前,Pi Network 擁有超過 6000 萬用戶,其中超過 1900 萬已驗證,超過 1000 萬已遷移到其主網。
Gate.io 現已開啓 $PI 現貨交易
Pi Network 的出現意在解決傳統加密貨幣(如比特幣)的高門檻與資源浪費問題。傳統挖礦依賴高能耗的 PoW 機制,導致普通用戶難以參與且資源集中於少數機構,而 Pi Network 通過手機端“零門檻挖礦”模式(每日點擊按鈕),允許全球智能手機用戶低門檻參與,降低算力壟斷風險。其採用恒星共識協議(SCP)替代算力競爭,能耗極低且支持社交信任驗證,同時通過社區裂變機制(如邀請制)快速積累用戶,目標構建普惠型支付網絡,尤其爲新興市場提供低成本跨境交易與金融包容性服務。移動優先策略與漸進式去中心化設計,爲大規模區塊鏈應用落地提供實驗基礎,以此平衡技術可行性與社區驅動的經濟價值。
與依賴於高能耗的工作量證明系統的傳統加密貨幣不同,Pi Network 採用一種模型,允許用戶以低耗資源進行挖礦。這是通過一種設計輕量且高效的共識算法來實現的:SCP (Stellar Consensus Protocol)。
恒星共識協議(SCP)是一種基於聯邦拜佔庭容錯(FBA)模型的共識算法,與傳統的工作量證明(PoW)機制不同,SCP 通過讓網路中的每個節點自主選擇一組信任節點(稱爲信任切片)來實現共識。只要一個節點的信任切片中有足夠多的節點達成一致,就能促使整個網路達成共識,從而確保系統對部分惡意或故障節點具有較強的容錯能力。
網路中有四個重要角色:
SCP 協調分布式節點系統的共識,這意味着相同的核心算法不僅每隔幾秒鍾用於在新區塊中記錄新交易,還可以用於定期運行更復雜的計算,例如每週一次。Pi 網路每天使用一次 SCP 來計算所有在任何一天積極參與的 Pi 礦工(先驅者、貢獻者、大使、節點)的全網新 Pi 分布。換句話說,Pi 挖礦獎勵每天只計算一次,而不是在區塊鏈的每個區塊上計算。
這也帶來了交易費用的優化,Pi 網路中的費用是可選的。每個區塊對可以包含的交易數量都有一定的限制。當沒有交易積壓時,交易往往是免費的。如果交易較多,節點會按費用對它們進行排序。費用每天一次按比例在節點之間分配。在每個區塊上,每筆交易的費用都會轉入一個臨時錢包,在一天結束時從那裏分配給當天的活躍礦工。
Pi Network 始於2019年,其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Beta 測試(2019 年 - 2021 年)
第二階段:測試網絡(Testnet,2021 年 - 2023 年)
第三階段:主網(Mainnet,2024 年啓動)
第四階段:進行網路上幣(2025年2月20日),開放外部交易,允許 PI 在加密貨幣交易所上線。
根據 PI幣在官方白皮書說明,PI 幣供應量分爲兩階段:
第一階段:主網上線前
Pi 網路的經濟模型在於如何平衡數字貨幣的稀缺性與普及性。在其設計中,PI 幣的總供應量是動態的,並且受到網路參與人數和用戶挖礦程度的影響。PI 的供應分爲三個主要部分:
Pi 網路通過設定一定的挖礦獎勵機制來激勵用戶參與。每個用戶每天都可以通過點擊按鈕來獲得一定的 Pi 幣,獎勵數量隨着網路參與人數的增加而遞減。此外,Pi 引入了推薦獎勵機制,鼓勵現有用戶邀請新用戶加入,從而擴大網路的規模。
مشاركة
Pi Network 是一個基於移動端的去中心化加密貨幣項目,旨在通過低門檻的參與方式(如智能手機挖礦)實現區塊鏈技術的普及化。用戶僅需通過手機應用即可參與挖礦,無需專業硬件或高能耗,以此降低傳統挖礦對高性能設備和能源的依賴。
目前,Pi Network 擁有超過 6000 萬用戶,其中超過 1900 萬已驗證,超過 1000 萬已遷移到其主網。
Gate.io 現已開啓 $PI 現貨交易
Pi Network 的出現意在解決傳統加密貨幣(如比特幣)的高門檻與資源浪費問題。傳統挖礦依賴高能耗的 PoW 機制,導致普通用戶難以參與且資源集中於少數機構,而 Pi Network 通過手機端“零門檻挖礦”模式(每日點擊按鈕),允許全球智能手機用戶低門檻參與,降低算力壟斷風險。其採用恒星共識協議(SCP)替代算力競爭,能耗極低且支持社交信任驗證,同時通過社區裂變機制(如邀請制)快速積累用戶,目標構建普惠型支付網絡,尤其爲新興市場提供低成本跨境交易與金融包容性服務。移動優先策略與漸進式去中心化設計,爲大規模區塊鏈應用落地提供實驗基礎,以此平衡技術可行性與社區驅動的經濟價值。
與依賴於高能耗的工作量證明系統的傳統加密貨幣不同,Pi Network 採用一種模型,允許用戶以低耗資源進行挖礦。這是通過一種設計輕量且高效的共識算法來實現的:SCP (Stellar Consensus Protocol)。
恒星共識協議(SCP)是一種基於聯邦拜佔庭容錯(FBA)模型的共識算法,與傳統的工作量證明(PoW)機制不同,SCP 通過讓網路中的每個節點自主選擇一組信任節點(稱爲信任切片)來實現共識。只要一個節點的信任切片中有足夠多的節點達成一致,就能促使整個網路達成共識,從而確保系統對部分惡意或故障節點具有較強的容錯能力。
網路中有四個重要角色:
SCP 協調分布式節點系統的共識,這意味着相同的核心算法不僅每隔幾秒鍾用於在新區塊中記錄新交易,還可以用於定期運行更復雜的計算,例如每週一次。Pi 網路每天使用一次 SCP 來計算所有在任何一天積極參與的 Pi 礦工(先驅者、貢獻者、大使、節點)的全網新 Pi 分布。換句話說,Pi 挖礦獎勵每天只計算一次,而不是在區塊鏈的每個區塊上計算。
這也帶來了交易費用的優化,Pi 網路中的費用是可選的。每個區塊對可以包含的交易數量都有一定的限制。當沒有交易積壓時,交易往往是免費的。如果交易較多,節點會按費用對它們進行排序。費用每天一次按比例在節點之間分配。在每個區塊上,每筆交易的費用都會轉入一個臨時錢包,在一天結束時從那裏分配給當天的活躍礦工。
Pi Network 始於2019年,其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Beta 測試(2019 年 - 2021 年)
第二階段:測試網絡(Testnet,2021 年 - 2023 年)
第三階段:主網(Mainnet,2024 年啓動)
第四階段:進行網路上幣(2025年2月20日),開放外部交易,允許 PI 在加密貨幣交易所上線。
根據 PI幣在官方白皮書說明,PI 幣供應量分爲兩階段:
第一階段:主網上線前
Pi 網路的經濟模型在於如何平衡數字貨幣的稀缺性與普及性。在其設計中,PI 幣的總供應量是動態的,並且受到網路參與人數和用戶挖礦程度的影響。PI 的供應分爲三個主要部分:
Pi 網路通過設定一定的挖礦獎勵機制來激勵用戶參與。每個用戶每天都可以通過點擊按鈕來獲得一定的 Pi 幣,獎勵數量隨着網路參與人數的增加而遞減。此外,Pi 引入了推薦獎勵機制,鼓勵現有用戶邀請新用戶加入,從而擴大網路的規模。